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探訪安徽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5年10月04日 09: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題:探訪安徽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作者 吳蘭 張強

  今年是著名愛國將領、臺灣近代化奠基人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週年。近日中新社記者跟隨兩岸各界人士走進劉銘傳故里,實地探訪了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安徽合肥人,號“大潛山人”,清朝名臣,係臺灣省首任巡撫,洋務派骨幹之一。出生於內憂外患的晚清時代的他,同治元年二月投效淮軍,赴滬平吳,剿捻軍,赴臺抗法,所戰立奇勳。1885年臺灣建省,首任臺灣巡撫,開礦山、修鐵路、辦學堂、扶植工商、團結原住民,大刀闊斧推行系列改革,開創了諸多“中國第一”。他是臺灣近代化奠基人,是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人物。臺灣著名史學家連橫曰:“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矣”。

  劉銘傳故居位於安徽省肥西縣的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2012年被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為安徽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隨後,當地政府編制《劉銘傳故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核心區規劃》,積極推動劉銘傳故居文物保護工程。

  遠遠望去,劉銘傳故居黑瓦白墻,壕溝環繞,圩內生長著濃郁蔥蘢的古樹,讓整個圩堡顯得清雅靜謐。縱觀整個圩堡,設有南、北、西三個更樓作為軍事堡壘,是一個外壕內宅典型的“圩堡”結構。

  抵達劉銘傳故居,看到大門上貼有劉銘傳撰聯,“解甲歸田樂,清時舊壘閒”。穿過吊橋,跨過“大潛山房”門樓,方能走進故居內。“吊橋具有防禦功能,外部的壕溝既能防火亦能防盜”,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劉銘傳故居,是劉銘傳1868年回鄉時興建的私家莊園,原建有房屋300余間。自劉銘傳開始,劉氏家人在舊居內共生活82年。最後一位主人為劉銘傳曾孫劉肅曾,于1950年搬出故居遷往合肥。故居在1950年底,無償移交給華東軍區教導團使用,兩年後交由安徽省軍區管理,2004年舊居交還肥西縣政府。

  走進故居,正中一排復修的中心建築群,但兩旁為遺址保護展示區,地面的房屋遺址清晰可見。據介紹,舊居內現存有古建築60余間,主要有中心建築群、九間廳、子藥房、西更樓、東大門及護門房、南門樓、南更樓、北更樓、盤亭、圍墻(部分)等建築,古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圩子有內外兩道濠溝,西北角大堰中間有讀書島,與子藥房相連有小島等。

  登上西更樓兩邊高臺向北望去,可以看見一座小島。“當年劉銘傳辭官隱退後,為了讓宗族子弟發奮讀書,每天一早用小船將孩子們送上島,中午送飯,直到夕陽西下才將其接回,私塾老師則輪流上島授課。就這樣,孩子們在島上既無物可玩,又無人干擾,靜心學習。”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鮑雷介紹。

  而西更樓向南望去,則可見一種廣玉蘭樹。據介紹,這棵122歲的古樹,為劉銘傳親植,在其書房兼內室的西洋樓院內,此樹一根兩幹併為連理。“這棵廣玉蘭有著特別意義:它一根雙叉,寓意兩岸同根,骨肉連理。”鮑雷説。據介紹,劉銘傳甚為珍愛,其家人亦視作鎮宅寶樹。

  行走故居內,亭臺樓榭、樹木繁茂,很是安靜。

  圩外東北角為遊客接待中心和劉銘傳生平展館。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故居現每年都定期接待來自臺灣的遊客。年接待總遊客人數3萬人左右。”

  據了解,目前修葺一新的劉銘傳故居已正式對外開放。(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