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點剛過,位於臺灣桃園的中原大學,窗外天色比平常暗了許多。半小時前,臺灣氣象部門針對升級為強颱風的“杜鵑”發佈了海陸警報,包括桃園在內的北臺灣地區雨勢明顯增強。
天氣的變化讓顧宇飛籌劃多時的中秋夜計劃泡湯了,他原本和同學黃崇偉27日晚間要組織一場“中秋夜天文臺體驗‘超級月亮’”活動。
顧宇飛是中原大學一名學生,來自湖北武漢。聽説臺灣電子資訊産業發達,2014年高考結束後,他報考了臺灣中原大學,專業是電子工程學。
匆匆扒了幾口飯,顧宇飛便趕到了學校科技館的一樓。“原本通知的觀測地點在科技館9樓,臨時通知學生和周圍的居民活動取消,恐怕已經來不及。”顧宇飛説,現在只能將活動內容換成星空科普宣傳,同時也發放一些關於星空的明信片給大家,讓更多人了解天文知識。
顧宇飛説,遇到這樣的天氣實在遺憾。學校特別開放3組天文望遠鏡供大家觀測,其中的蓋賽格林式天文望遠鏡口徑約30公分,放大倍率可達300倍,“連月球表面的坑坑洞洞都能一覽無遺”。
為了中秋夜觀察“超級月亮”的活動,來自臺灣嘉義的黃崇偉特意放棄了回家陪家人過節。“原本預計有‘超級月亮’,為了讓大家體驗不一樣的賞月過節氣氛,我們組織了這場活動,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天氣。”他和顧宇飛一樣有點沮喪。
為了不讓冒雨前來的人們完全失望,顧宇飛和黃崇偉做起了天文科普宣傳,儘管人數明顯比以往組織的活動要少很多,但兩人仍十分認真地對待每一位來賓。
顧宇飛説,今年4月,學校天文社組織了一次月全食觀察活動。“當時,有300多人前來觀看,一個樓層裏擠得滿滿的。”前來參觀的他隨即決定加入這個社團,而社長便是黃崇偉。
顧宇飛告訴記者,中原大學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社團活動豐富多彩。大一時,他就參加了自動控制研習社,跟著高年級學生學習電路實物操作。
如今已經大二,顧宇飛在自動控制研習社開始帶著師弟師妹們做一些簡單的入門操作。前兩天,他還忙著購買製作一些簡單的電路材料,教新社員製作閃光報警器。
天文社在27日的活動,是顧宇飛早早給自己的中秋節做的安排。“每逢月食、流星雨等天文奇景期間,天文社都要舉辦相關活動,推動科普教育。”顧宇飛説,最開心的是做一名星空解説員,向小學生介紹神秘的星球故事。
“雖然這次沒有看到‘超級月亮’,但有同學們的陪伴,給大家宣傳科普,倒也是過了一個特別的中秋節。”顧宇飛説。(記者孟昭麗、陳鍵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