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13名來自臺灣及香港的單車手在福州市閩侯縣竹岐鄉火炬村啟程,開始絲綢之路中國大陸段8000余公里的騎行。 劉可耕 攝
臺灣紀錄片《不老騎士》,記錄的是2007年11月,17位平均81歲的老人,用13天的時間,完成了1178公里騎摩托車環臺灣島的壯舉。
而現在,13位平均年齡54歲的臺灣單車愛好者已從福州出發,將用40天的時間完成更具挑戰性的壯舉——由福州到烏魯木齊,一路經福建、江西、安徽、河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8省(區),完成絲綢之路中國大陸段的單車騎行,全程約8050公里。
40天的行程,是領隊陳守忠發起的“環球傳騎”壯遊的四分之一。此後,2016、2017、2018年,陳守忠還將帶著隊友,分別騎性絲路中亞段、歐洲段、美國段,用單車輪胎在北半球的大陸上劃一個圈。
車隊出發前,記者在福州見到了這支“單車環球不老騎士隊”,聽他們講述各自關於環球騎行的夢想,與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陳守忠:有夢想就要勇敢踏出第一步
陳守忠是繼胡榮華之後,臺灣第二位完成單車環球者。1998至1999年,他展開了“騎向21世紀——橫跨亞非歐美洲單車環球兩萬公里長征挑戰”,歷時400多天,騎經20多個國家,完成環球一圈。
與環球兩萬公里的“個人英雄式的締造紀錄”不同,陳守忠發起“環球傳騎”,是為了幫助更多人達成夢想,“以前是’探路’,現在是’壯遊’”。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轉變,是由於2009年帶著妻子和6歲女兒單車騎行中國絲路的經歷。從西安到吐魯番,一路給女兒講《西遊記》的故事,因為要依著女兒的騎車速度定行程,一家人一天只能騎四五十公里。陳守忠發覺,這樣更好玩。
“慢下來,很重要。”他説,以前自己環球騎行,一天騎一百多公里,只顧挑戰自己的速度和耐力,陪著女兒把速度慢下來,時常停下來與沿途的當地人交流,才發現騎行過程的豐富、有趣,也更加輕鬆。
於是,2011年陳守忠發起了“環球傳騎”,分四年完成四段旅程,每一大段行程約40天,又分三小段,每小段十幾天,參加者可依自身狀況彈性調整,選擇參加的時間和行程。
“環球傳騎”強調輕鬆踩地、不競速,想停就停,以深度體驗單車旅行的樂趣。到2014年,騎行計劃完成,共有百餘人次參加,有兩位年逾60的“騎士”騎完全程、完成單車環球壯舉。
陳守忠告訴記者,2011年騎行絲綢之路中國段,小時候在史書中讀過的那些“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敦煌、河西走廊等都真正看到了,非常震撼,所以2015年起的新一輪“環球傳騎”的行程安排,他更加注重文化與風土人情的體驗。
“每一個人都是天生的旅人,沒有人是不喜歡旅行的,而環球旅行,很可能是人類夢想排行榜裏的第一名。”陳守忠説,有夢想就要勇敢踏出第一步,環遊世界是大家覺得很難的夢想,但是其實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有機會實現。
七旬抗癌騎士和他的“天使”妻子
今年71歲的顏政治,是在第一輪“環球傳騎”中完成環球的兩位“騎士”之一,也是這一輪最年長的一位“騎士”。同行的隊友稱他“抗癌騎士”,他有一句名言,“騎車是為了活下去”。
七年前,顏政治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第三期。手術和化療後,他覺得,想做卻還沒做的事情要趕快去做,於是開始和妻子一起騎車環島,又從福州騎行到北京。
“為什麼我要環球?因為得了大腸癌,陳守忠説要帶人一起環球騎行,那我跟著他,在完成環球之前不會倒下,就能夠多活四年,我是這樣開始出發的。”顏政治對記者説。
用身體對抗癌症,顏政治漸漸覺得有用,心情變得開闊,也看到很多從前沒看過的東西。“如果不是那個病,我可能還在工作,現在人生完全不一樣了,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夢想。”
顏政治的妻子蘇素霞去年和丈夫一起參加“環球傳騎”,是因為擔心他的身體,“我就當個’小天使’,出來陪伴他,照顧他”。
蘇素霞覺得,他們夫妻都是“比較樂觀的人”,她認為要讓丈夫把心情放開,精神、體力好了,病才會好,騎車是很好的運動、旅行方式。
上一輪“環球傳奇”中,蘇素霞陪著丈夫參加了絲路中亞段、歐洲段、美國段,這一次換成顏政治陪伴妻子,陪她“補上”2011年沒騎過的絲路中國段,陪她完成“繞地球一圈”。
徐東平、鐘伯豪:“把老闆辭了”
徐東平開始騎車,“純粹是為了健康”。他説,之前檢查身體,發現血壓、血脂、膽固醇都偏高,醫生建議他找一項持之以恒的運動來做,於是他就開始了騎車。他的身體慢慢越來越好,各項指標也變得正常,就繼續維持下來。
四年前陳守忠首次發起“環球傳騎”時,徐東平就想要參加,但是當時不能請假,他很怕四年計劃完成了,陳守忠就不再組織了。
聽聞今年又開始一輪“環球傳騎”,今年52歲的徐東平馬上“把老闆辭了、提前退休”,參加到環球騎行中來。
騎車最大的好處,徐東平認為,是什麼不愉快都可以忘記。他常常一騎出去就是一天,什麼都不想,就是一直往前踩,到終點再回來。“騎車的時候日子過得很快,也過得很快樂呀”,他説。
42歲的香港醫生鐘伯豪,是13位騎手中最年輕的一位,他也是放下了工作,希望多一點時間留給自己。
“我過去十多年工作很忙,現在就不要那麼忙了”,鐘伯豪説,工作太忙的話,回頭看看時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而騎車環球,被他當作一次“修行”。
過慣了城市裏什麼都有的生活,鐘伯豪覺得,這樣40多天的行程,能帶在身上的東西是很有限的,就會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體能能不能承受的了、心理準備是怎麼樣的、能不能真的放下我的工作找我自己要的東西?”鐘伯豪説在旅途中會想這些問題。
在他看來,過另一種簡樸的,需要付出時間和體力、需要取捨的生活,這種旅行可以讓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帶著夢想與勇氣的“不老騎士”們,此刻正在環遊世界第一段的路上。(作者 閆旭)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