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是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120週年。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原《中國時報》社長黃肇松當天發表《馬關條約120週年 抗日始自臺灣》一文,系統回顧了臺灣民眾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抗日曆史,強調今天的人們不可淡忘這段往事。
文章説,馬關條約簽訂之日是臺灣遭日本侵據統治的悲情歲月的開始,也是臺灣人民堅決奮起,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不間斷抗爭的開始。閩南人、客家人和少數民族都長時期進行抗日,包括早期的武裝抗日行動、中期的非武裝文化思潮抗爭,更包括“七七事變”後許多臺灣同胞赴大陸參加抗日戰爭。尤其乙未抗日戰爭更是轟轟烈烈,全臺軍民全力參與,死傷估計在十萬人以上,臺灣人沒有辜負黃遵憲期許的“人人效死誓死拒,萬眾一心誰敢侮”。
據統計,日本據臺前八年,抗日人士遭殺害者達3萬2000人;統治最初20年,被殺害的臺灣抗日人士累計高達40萬人,約佔1915年全臺人口的11.5%。文章説,如此重大的犧牲,仍無法阻止臺灣抗日運動的持續進行,直到1930年賽德克人還在霧社進行慘烈的武裝抗日行動,他們集體自縊的悲壯結局更是震驚世界。
文章説,50年間,日本統治者對臺灣人民的壓制殘害,從未放鬆。在殖民統治下,善良的臺灣人民命如輕賤的螻蟻;在戰爭中後期被徵調前往南洋作戰的臺灣壯丁及慰安婦,更似群落的蜉蝣,客死異鄉。
對所謂日本殖民統治有助臺灣現代化的説法,文章進行了批駁,指出日本據臺總督府進行全臺人口、戶籍、賦稅、土地及治安的調查整理,是為了便於政治獨裁及社會控制,至於經濟建設對日本殖民者來説,唯一考量的是如何從臺灣這塊殖民地取得更大的利益,併為日本財團大商社提供商機。在殖民政策下,無論政經社會或教育,臺灣人都只能淪為“二等國民”。
文章説,值得一提的是,“七七事變”促成臺灣抗日運動的轉型,激發許多臺灣同胞懷著光復臺灣之志奔赴大陸,直接參加抗日戰爭,在不同的領域貢獻心力。他們的行動也鼓舞留在島上的臺灣人:光復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已不是夢。
文章認為,全民族抗戰或始於盧溝橋,但抗日運動則始自臺灣。臺灣抗日運動的目標是把日本侵略者趕出臺灣,終結日本人在臺灣的侵據統治,這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使命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
文章指出,臺灣的抗日運動綿延半個世紀之久並獲得最後勝利的歷史,證明了殖民是沒有好下場的,侵略更會給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值得世世代代的日本人深刻檢討、誠摯反省。
文章説:“120年過去了,臺灣光復也將屆滿70年。隨著時代的推移遞遷,歲月沖淡了不少苦痛的記憶;新世代間頗為頻密的來往,也模糊了當年統治與被統治者之間的溝隙。但是,歷史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