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軍駕高齡戰機的精英雷虎小組:60年來7人遇難

2014年10月23日 08:48: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空軍“雷虎小組”昨日訓練時發生擦撞,導致機毀人亡悲劇。這起事故除了讓“雷虎小組”承擔的高難度飛行任務引起外界關注,也讓臺軍教練機迫在眉睫的換代需求浮出水面。

  “雷虎小組”:高難度任務卻保持低事故率

  在臺灣,“雷虎小組”幾乎是家喻戶曉的飛行表演隊,幾乎所有的重要慶典與軍方開放活動都少不了它的身影。“雷虎小組”是隸屬臺灣空軍的特技飛行小組,1953年效倣美國空軍雷鳥飛行特技小組而創立。從1988年採用臺灣自製的AT-3教練機作為表演機種以來,“雷虎小組”總計發展出20項空中特技飛行項目,完成157場表演任務。國家地理頻道去年還專程赴臺拍攝了《臺灣菁英戰士:雷虎小組》紀錄片,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播出。“四機跟蹤換菱形斤斗”、“六機炸彈開花+單機垂直鑽升”、“七機菱形小轉彎”……在“雷虎小組”的訓練表演中,有很多兼具高危險性和高觀賞性的項目,昨日導致墜機事故的“三機尾隨滾轉”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動作目前國際上一般僅由兩機配合,“雷虎小組”在2010年首創三機表演,飛行方式是由3架飛機分別編為4、5、6號機飛行,其中5號機維持直線飛行,4號、6號機則以5號飛機為圓心,必須在9秒內完成720度的滾轉飛行,任何一架飛行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發生意外。這次遇難的飛行員莊倍源就是駕駛6號機與駕駛4號機的楊志平發生空中擦撞。

  值得一提的是,臺軍的“雷虎小組”屬於臨時任務編組形式,而不是一個固定的組織,參與飛行員來自空軍官校四個不同的單位,平常還要肩負飛行與教學工作,“雷虎小組”的訓練、表演任務大多利用個人休息、休假時間。“雷虎小組”還有一個特殊選拔機制,新成員必須由全體組員開會決定,而不是領隊決定,因為這種低空特技飛行對飛行技術和抗壓能力有特別要求,並非每個人都能夠適應,非常注重組員間的協調性與默契感——在自己完成高難度動作的同時,必須絕對信賴同伴可以維持同樣的距離、速度與高度。

  因此,“雷虎小組”的成員都是臺灣空軍的精英飛行員,都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和豐富的飛行經驗。從1953年至今,執行高危險飛行任務的“雷虎小組”總共有7位組員因故遇難,而且大多發生在組隊早期。在換飛AT-3教練機26年來,“雷虎小組”此前僅在1997年發生過飛行員遇難事故。

  AT-3教練機:大限將至卻等不來接班者

  此次事故發生後,作為臺軍新飛行員訓練機的AT-3何時“退休”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事實上,1984年開始撥付給臺空軍官校使用的AT-3教練機,設計使用壽命僅有15年,2002年實施延壽計劃後已經在超期服役,如今這60多架飛機都已“年近30”,至2016年將逼近最大使用年限。

  最近幾年,臺空軍其實一直在尋覓下一代新型教練機,並積極爭取預算,希望儘快將教練機換裝計劃定案並開始執行。但在換裝計劃方面,臺空軍內部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是將臺灣自行研發的IDF戰機改成高級教練機,另一種則是從國際市場上直接購買高級教練機,進行授權生産使用。這種內部爭執,最終導致換裝計劃一直延宕至今。

  直到今年,臺“空軍司令部”才公開表示,AT-3教練機的後續接替機種已經報請“國防部”核定,通過之後就會展開作業。據了解,臺“國防部”將該案定名為“雷霆計劃”,為此準備了7年100億新台幣的換裝預算,由漢翔航空與空軍共同研發AT-5高級教練機,以簡縮版的“經國號”戰機為原型進行改造。為了應對AT-3教練機逼近使用壽命出現的空窗期,臺空軍還考慮將部分現役的“經國號”拆改成教練機使用。

  近年來臺灣防務預算有限,已經負擔不起全新教練機或戰機的高昂研發費用。且不説很難從國際市場買到合適教練機,臺空軍如今也無力燒錢建立全新機種的後勤體系,延續“經國號”同族係、高共通性的教練機發展計劃,雖然是臺軍不得已的選擇,卻也可以説是目前能有的最佳選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