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童振源,出身綠營,卻經常赴大陸交流,並且是在新浪開設微博的綠營人士之一。他在民進黨內曾當過“中國事務委員會”幹事、前黨主席施明德特別助理、“總統”候選人彭明敏新聞秘書,研究專長在兩岸經貿和美臺關係領域。
童振源37歲時,就已經當上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參與過北京奧運聖火入臺的談判。近日,童振源在其辦公室接受了導報駐臺記者的獨家專訪。
常赴大陸交流 對北京空氣、交通印象深刻
記:我關注您的微博,發現您經常到大陸。
童:是的,去年就去了六次!
記:從您的角度來看,對大陸印象如何?
童:臺灣像一個小家碧玉,大陸有大格局大氣魄,做什麼事都舍得投入,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中間的尺度比較難拿捏,一旦用力過了頭,短期內就很難解決這種矛盾。比如有一次,我去北京住了三個禮拜,中間只有兩天是晴天,可能是不適應,我一直在發高燒。為了經濟發展,付出的環境代價,短期內是很難消除的。
記:我們住在南方的人,可能比較難感受到那種霧霾帶來的不便,但確實在新聞報道上常有耳聞。
童:還不只是空氣,北京的交通,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我回來的時候,為了防“堵”,特地提前三個小時出發去機場,可還是在路上堵了一個半小時。你想想,從市區到機場的路,就這樣堵了一個半小時,這要誤多少事?而原因不過是因為,有一輛載球的車子翻覆了。救援的車子開不進來,上面的車子開不出去,連路肩(應急車道)都堵滿了。
記:在臺灣,不會出現應急車道堵塞的情景嗎?
童:臺灣的應急車道只有“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這個級別以及救援車輛可以走,其他車輛開到路肩上都要處以重罰。而當天大陸方面派來送我的車,就開在路肩上。
受困身份問題 “習馬會”實際操作有困難
記:您2006年-2008年在陸委會擔任副主委,當時正是兩岸快要融冰的時期。
童:從2006年開始,兩岸就在協商開放大陸觀光客赴臺,還有開放陸資。到了2008年,中間歷經多次協商,無數次的溝通,終於開放了。大陸觀光客的部分成長得很快,可是陸資赴臺的部分,只有不到8億美元的投資,成長緩慢。
記:還有讓您印象深刻的協商嗎?
童:當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奧運火炬到臺灣傳遞的協商。過程也是協商了很久,但雙方沒有辦法達成共識,所以最後只好遺憾而終。
記:那麼,時至今日,在兩岸氣氛已經不錯的情況下,您認為有可能達成習馬會嗎?
童:可能性很低。目前唯一的機會是在APEC上,馬英九以“領袖”的身份與習近平見面。但馬英九之後還要不要見別的領導人?他的身份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所以,“習馬會”是一個意願高,但實際操作有困難的議題。
兩岸經貿整合 缺乏基層常設機構與合作平臺
記:您是研究兩岸經濟的,對於臺灣推進自由經濟區與大陸對接,您認為目前主要的困難在哪?
童:綜合觀察中國(大陸)的幾個對臺次區域經濟區,都沒有與臺灣建立具體的、長期的共同合作項目,以及兩岸官方、半官方、民間推動的常態性的協作機制。雖然上面有政策,但下面卻沒有具體執行的平臺,當然就沒有辦法有力地去推動對接。像“海西先行先試”,像廈門的“配套綜改”,中央層面都給了政策,可是後續沒有足夠的細則,當然就沒有辦法去有效地推進了。
記:那麼在臺灣方面,原因在哪?
童:在臺灣方面,“中央”要下放權力、下放資源給地方,激發地方的自主性,而不是事事都要由“部會”去推動,地方沒有權力,這樣會事倍功半。包括兩岸經濟框架協議、19項協議、兩岸搭橋計劃等,都是由“中央”主導,並且是適用於全臺的政策,兩岸次區域在過程中並無參與,也並無細則可配合。
記:所以,大家的思維都要更開闊一些。
童:因為在地方上,他們是具體執行的一方,他們對實際情況更了解。那麼,由地方主導、“中央”派人進來,建立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推進機制,或是平臺,這樣才能成事。過去,臺灣由“中央”支援並與地方配合執行的對中國(大陸)次區域政策,僅有金廈“小三通”。
但“小三通”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僅能靠成本優勢與陸客轉机的需求,來維持基本的營運規模,而且現在“過境不過夜”與“過境不消費”等現象越來越多,對金門當地的貢獻相當有限。
記:您在您的新書《臺灣經濟關鍵下一步——兩岸經濟整合的趨勢與挑戰》中,有提出解決的辦法嗎?
童:有!我建議從三個層次推動:多點的港口合作、雙點的金馬合作與兩岸自由貿易區合作。多點的港口合作包括空港與海港,由臺灣的空港與大陸沿海的海港、臺灣的重要空港與大陸的重要空港合作,成立兩岸協作平臺,進行港務的合作與協調。這些都是共同利益的課題,讓雙方在推動時比較有動力支援。 (記者 林靖東)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