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第五屆海峽兩岸西王母(華夏母親)女性文化研討會25日在甘肅涇川縣落下帷幕。與會的50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圍繞“華夏母親與西王母女性文化”主題多方探討,希望共同推動西王母華夏母親文化研究不斷深入。
《山海經》中記載西王母“豹尾虎齒”、“司天之厲及五殘”的形象,成為西王母信仰開端。隨著東漢初年道教興起,西王母逐漸融入道教神仙體系,成為母儀三界的無上女神,衍生出更加豐富的宗教功能。
據了解,近代以來,西王母信仰在臺灣興起,對臺灣本土傳統道教和文化意涵産生了巨大影響。在臺灣地區,以慈惠堂、勝安宮為代表,島內主祀西王母的廟宇已達數千家,信眾百萬餘人。
甘肅涇川西王母信俗文化是全國僅存的西王母文化的活化石,始於北宋開寶元年的西王母廟會,至今已連續傳承1046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以西王母文化為紐帶,以民間互訪為主要形式,具有共同文化根基和深厚社會基礎的兩岸人員互訪、學術交流、參觀考察等活動日益深化。從1992年開始,每年都有臺灣信眾前來尋根拜謁,至今累計已達10萬多人次,形成了一條臺灣到涇川的朝聖之路。
會議倡議依照“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論壇”模式,在涇川和臺灣地區輪流舉辦“華夏母親節”,打造兩岸新的文化交流平臺。(記者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