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午後,陽光灑滿四川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參加第七屆黃埔論壇的兩岸部分黃埔同學、大陸知名黃埔後代和各地黃埔軍校同學會代表近百人到此,每人獻上一朵黃色菊花,向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表示悼念。
“我是第二次來,看到倒塌的樓房還是很難過。這裡跟臺灣的“九 二一”大地震的災區一樣,受災後都是滿目瘡痍,但重建後是越來越好”,臺灣退役上將、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夏瀛洲告訴中新社記者。
汶川地震後,北京、上海、浙江等18個省市對口援建汶川災區,映秀鎮則由廣東對口援建。“這種援建方式很好,能快速幫助災區恢復生機”,夏瀛洲説。
映秀鎮是汶川地震的震中,僅漩口中學,在大地震中就有43名學生、8名教師、2名職工和2名家屬遇難。在地震中傾倒的教學樓廢墟前,安放著一個碩大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紀念表盤,時間定格在14時28分。
“希望這樣的大災難不再發生”,臺灣退役少將何世同説,“汶川地震後,我身邊的人都捐了款,臺灣地震也很多,我們感同身受,可以説地震也震出了民族情。”
何世同舉例,有一對夫婦是臺南某大學的助理教授,他們把全部積蓄500萬元新台幣以匿名方式捐了出來,讓他很受感動。實際上,汶川大地震後,臺灣各界民眾反應快速,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
獻花儀式後,兩岸黃埔人來到位於汶川縣南部的水磨古鎮,這個在地震中毀壞嚴重的小鎮經過完整的規劃,已被打造成內地風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輝映的特色小鎮,成為知名旅遊景點。走在整潔的街道上,兩岸黃埔人紛紛讚嘆“重建得很好”。
從汶川到成都的路上,一排排規劃整齊的連排別墅式的樓房直立在公路兩側,偶而還會路過新建好的高鐵站,吸引人們舉起相機,拍照留念。
兩岸黃埔人19日還參觀了都江堰。這個兩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還能使用,澆灌著成都平原。臺灣退役上校趙立年感嘆,中國人很有智慧,相信兩岸問題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記者 鄭巧)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