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庚醫院門診大廳的志工服務點,當班志工正在為病患解答疑問。
24日,在廈門長庚醫院,施素娥像往常一樣來到門診大廳,與當班志工交流禁煙宣傳的情況後,又走向下一個志工服務點。作為該院志工隊的隊長,“巡點”是施素娥的日常工作之一。和她一樣身穿黃背心、戴著藍口罩,溫良謙恭、認真負責的近200個服務身影,也成為廈門長庚醫院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最初的感恩
“創辦志工隊,是感恩之舉。”施素娥退休前在臺灣某醫院工作,前些年隨丈夫來廈門創業生活。“王永慶先生對我丈夫提攜有加,全家人非常感恩,對於他創辦的長庚醫院,我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希望能為醫院做點事、幫些忙。”由此,施素娥走上了這條志工路。
2009年5月6日,長庚醫院創辦一週年之際,志工服務隊正式成立。起初,這支隊伍只是道地的“臺商太太志工隊”,10名志工全部是臺商太太。“大家有閒暇時間,又受臺灣志工理念的影響,樂意做志願服務。”施素娥説,由於當時人手少,大家的服務範圍有限,主要做諮詢和引導,對病患及家屬的疑問進行解答。
“事情瑣碎,可不容易做好,忙起來連吃飯的空兒都沒有。”施素娥説,曾有一位病人因沒帶身份證無法就診,該病人覺得醫院刁難,情緒有些激動,把施素娥當作出氣筒數落了一通。然而,她非但不生氣、不反駁,還把病人請進辦公室,用一杯清茶、幾句窩心話緩解氣氛,最後想出用傳真接收證件複印件的對策,讓病人順利就診。這名病人臨走對施素娥好一通感謝。從此,醫院大廳裏也多了一台傳真機。
溫情的故事
“做志工帶給我很多歡樂,讓我懷著充滿愛的心,去走未來的路。”剛加入志工隊的羅子淇,在“志工留言本”上,寫下這樣的話,“感謝可愛的志工,你們像一抹暖陽,溫暖著來往病人。”在一封感謝信裏,來自漳州的蔡阿姨,道出對志工的感恩……
小小志工隊,愛心在流轉,奉獻在接力。隨著留言本上的故事一頁頁慢慢厚了起來,加入隊伍的志工也一天天多了起來。目前,這支志工隊已經發展至近200人,有臺商臺屬,也有當地的愛心人士。
來自高雄的林芳蘭在臺灣做過社區志工,也有當過“志工媽媽”的經歷,這讓她做起醫務志工輕車熟路。上周,一位媽媽抱著孩子來看病,小朋友渾身抽搐,哭得厲害,照顧孩子還要填資料、繳費和掛號,一個人難以應付。林芳蘭主動上前,一邊幫忙照顧孩子,一邊指導填寫材料,並與醫生協商希望能“插隊”診治。孩子很快得到治療,這位媽媽非常感動,隔天還捎來了一些特産表達謝意。
志工督導周賢淼,負責志工的工作安排和調度,她來此做志工已有三年多。志工隊關注的不單是來就診的病患,對一些特殊個案生活及心理關懷的理念,讓她很是認同。去年,一位老人因家庭經濟困難,病情無法得到長期治療,志工隊了解情況後,不但組織志工進行義賣、募捐,還向公益組織申請了資金,解決了老人就醫和生活難題。
愛心的接力
“臺灣醫院的志工隊伍一般都有一兩千人,現在我們的人手還是有點緊。如果志工多了,服務還將延伸到急診室、病房、救護車等場所設施,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加盟。”施素娥説,為了讓志工隊能發展壯大,除了在門診大廳設置招募廣告,一些志工還打算走進學校宣講,爭取更多人的支援。
“招募不限職業、性別,但要求每人每週至少服務3小時。”周賢淼説,志工的素質很重要,像服務禮儀、對醫務政策的理解等,都是志工必備的素質。為此,志工隊會定期邀請臺灣社工師、資深志工前來授課,分享臺灣志工理念、服務細則等,報名者只有通過培訓、考試和臨床實習,才能“出山”服務病患。
“志工是病人和醫院之間的潤滑劑,我們需要的志工,要具備四個好──家庭好、身體好、時間好和心態好。”施素娥解釋,只有家庭和諧、身體健康、心態積極,又有空閒時間做志願者的愛心人士,才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志工,奉獻出更多的正能量。
“志願服務像一粒種子,要播撒出去,讓更多的人知曉並受益,才會開花結果。”施素娥説,走出醫院推廣志願服務理念,是志工隊下一階段的任務。“只要有需要,我們就再出發。”施素娥把這句話寫在了筆電裏。(本報記者劉深魁 通訊員 張韌 林廣明 文/圖)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