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對於詞彙上的認知角度有所不同,透過解釋和溝通,最後大家多半莞爾一笑。臺灣《旺報》20日刊載文章,稱“有時候,知道彼此意義表達上的差異,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文章摘編如下:
之前帶一位在美國任教的大陸學者,也是多年的同窗好友,到日月潭參觀,當他看到一個賣山豬肉香腸的攤子,被攤子上面“肚鬧香腸”的字所吸引,他好奇的問我:“竟有人會賣讓人鬧肚子的東西?”我們走近,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肚鬧”是原住民語言的音譯,表示“東西好吃到吃不停”的意思。
聽完解釋,我這位大陸友人接著問老闆娘:“這跟一般的香腸有什麼不同?”老闆娘不假思索馬上回答:“有,差很多”。這位友人聽完她的回答,一臉困惑地問:“差很多,怎麼還敢賣?”老闆娘聽完,一臉疑惑,不知如何回答。經過解釋才知道,我這位朋友把臺灣用來表示“差異很大”的“差很多”,理解成“不好很多”的“差”很多。
到了用餐時間,我們挑了一家餐廳,特別點了一道砂鍋魚頭。當服務生將砂鍋魚頭上了桌之後,我這位朋友馬上跟服務生説:“請給我一根勺子!”,當時我心里正納悶著,如果是因為衛生的緣故而需要公筷母匙,原本已經附上的那支湯勺應該也足夠,何需再要一支?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