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曾培炎在與臺灣工商界交流會上的演講(全文)

2013年03月02日 08:3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與臺灣工商界交流會上的演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 曾培炎

  尊敬的蕭萬長榮譽董事長,

  各位企業家,各位朋友:

  這是我第一次踏上美麗的寶島臺灣。過去幾天來,我和代表團成員在臺北、新竹兩地走了走,看了看,見到了不少新老朋友,臺灣的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及風土人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和元宵節剛過,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晚年!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一起,談談我對當前經濟形勢以及兩岸合作的看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五年裏,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可以概括為“四個一”,即“一場危機、一方動蕩、一輪調整和一次轉移”。具體來講就是: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帶來的影響至今揮之不去,主要發達經濟體尚未走出主權債務和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西亞、北非多國政局動蕩、政權更疊,敘利亞、伊朗問題久拖不決,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給世界經濟復蘇平添變數。為重塑經濟增長新動力,各國都加快新一輪産業結構調整,同時圍繞全球經濟治理的博弈正在展開。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全球經濟和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

  去年以來,世界經濟出現了階段性好轉。歐債危機有所緩解,美國“財政懸崖”暫渡難關,新興經濟體保持了適度增長。年初達沃斯論壇上,與會者多對今年的世界經濟形勢表示樂觀。應該説,這場危機正呈現出逐步緩和、淡出的趨勢,但是對今後的形勢也不能過於樂觀。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復蘇仍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是發達國家債務警報還遠未解除。歐元區整體債務規模不斷上升,希臘、愛爾蘭、義大利和葡萄牙四國今年到期主權債務達到4800億歐元,西班牙達到1200億歐元,仍處於償債高峰期,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全球流動性風險正在累積。美國、日本相繼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歐洲的直接貨幣交易也帶有量化寬鬆的性質。美國、日本通過量化寬鬆增加的流動性每年接近3萬億美元,大大加劇了全球通脹壓力。現在有的國家也開始放任本幣貶值,“貨幣戰爭”有所難免。三是貿易保護主義普遍抬頭。主要發達國家設置更多貿易壁壘,實行更為嚴厲的貿易調查,針對新興市場的反傾銷、反補貼越發突出。四是經濟結構調整難以一蹴而就。資訊網路革命的邊際效應進入遞減區間,新的産業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尚未形成科技創新浪潮。發達國家振興實業、新興經濟體擴大消費都需要一個過程。總而言之,全球金融危機發生的病灶——深層次矛盾沒有根除,經濟增長缺乏新的支撐,尚未找到快速復蘇的路徑。如果只施以“偏方”,繼續向市場“不限量”注資,一旦控制不好,引發流動性過剩,世界經濟不排除再次陷入泡沫和危機的可能性。今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對各國來講都面臨機遇和挑戰。我想大陸和臺灣也不例外,需要我們更好地合作應對。

  各位企業家,各位朋友!

  大陸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社會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我想在這裡與各位企業家分享與新階段有關的四個關鍵詞,供大家觀察、思考和把握大陸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時參考。

  第一個關鍵詞是“增速換檔”。過去大陸實現的高速增長,需求上主要是基於投資拉動,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産能累積,以及外貿出口的強勁發展;供給上憑藉大量廉價勞動力和土地供給,以及資源環境消耗。這種發展模式不可持續了。在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影響下,今後兩位數的經濟增長可能不會成為常態。換句話説,大陸潛在經濟增長率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大陸還處在經濟發展的成長期,城鎮化不斷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將釋放出巨大而持續的投資消費需求;每年約一千萬農民進城,能夠彌補適齡勞動人口下降的影響;教育水準和新增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將形成新的人力資本紅利。我認為,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大陸經濟增速保持在7%~8%的水準上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這是一個比以前品質高、效益好的增長。

  第二個關鍵詞是“結構轉型”。目前,大陸經濟最終消費佔GDP比重為50%左右,服務業佔三次産業的比重不足45%,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明顯,居民收入差距較大。這反映出在需求結構、産業結構、地區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四個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鄧小平先生曾説過,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從而帶動內地更好地發展。這實際上是一種“從平衡到不平衡到再平衡”的發展路徑。現在已經到了著力解決這個不平衡的時候,調整的方向是:産業結構“由重到輕”,改變過於依靠工業拉動的格局,在發展戰略新興産業、著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需求結構“由外到內”,降低對外需的依賴,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地區結構“由東到西”,在東部率先發展的基礎上,加快中西部發展;收入分配差距“由大到小”,在提高經濟效率的同時,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培育和擴大中産階級。當然,這種轉變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相當的努力。

  第三個關鍵詞是“創新驅動”。大陸經濟總體處於産業鏈和價值鏈中低端。究其原因,經濟增長貢獻中,一般物的要素投入接近七成,知識、技術等只有三成左右,而發達經濟體的比例正好相反。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大陸已經到了應當更多依靠提高效率、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來促進經濟增長的階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勢在必行。如果説過去經濟增長主要是圍繞加大物質資源投入做文章,以後就要圍繞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做文章。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鼓勵人才和創新成果脫穎而出,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並努力解決好科研與生産脫節的問題。臺灣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大陸借鑒。

  第四個關鍵詞是“民生為本”。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經驗來看,一個國家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往往也是社會各種矛盾顯現的時期。同時,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大陸民眾在追求幸福與個人發展方面也有了更多新的要求、新的期待。因此,改善民生就成為這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同時,改善民生需要大量投入和配套改革,是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為此,大陸未來將創新社會管理,加大公用事業投入,大力發展教育、醫療、養老等各類服務業,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扶貧力度,著力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和生態環保方面的突出問題。同時,通過鼓勵民營資本和臺港澳資本進入到服務領域,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

  要順利實現“增速換檔、結構轉型、創新驅動、民生為本”,需要不斷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和宏觀調控“兩隻手”的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機制保障。必須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改革,推動稅制由以間接稅為主逐步向直接稅為主轉變,加快資源價格改革,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支援、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關於大陸當前的經濟形勢,2012年四季度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下降的勢頭,全年保持了7.8%的增長,可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拐點。展望今年,國際經濟還在緩慢復蘇,出口形勢不會有太大的改觀;居民消費具有較大剛性,需要有個過程培育,短期內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如此看來,適度投資增長對於經濟的拉動仍然十分重要。今年,宏觀調控需要兼顧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物價穩定,注意防範經濟風險。在具體政策措施上,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力度估計會有所增大,主要是增加財政支出和結構性減稅,貨幣供應量增速大體保持在去年的水準上。加大惠民、便民的各項投入,把握好房地産調控力度,穩妥化解一些地方的債務問題。全年經濟增長速度有望實現8%左右,價格上漲能夠控制在3%~4%的可承受範圍內。

  各位企業家,各位朋友!

  過去三十多年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共同經歷了風雨,也一道成長前進。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基本趨勢具有三個“不變”。一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不變。兩岸社會各界大交流、大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經過五年來雙方的共同努力,支援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臺灣的主流民意。中共十八大再次強調將堅持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我們將一如既往,深化互利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拓展合作空間,分享發展成果。二是兩岸經濟合作共贏的格局不變。事實表明,兩岸經貿往來從無到有,長足發展,既促進了大陸經濟繁榮,也給臺灣經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未來國際經濟低迷的形勢下,大陸和臺灣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理應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繫,攜手努力,摒除障礙,和衷共濟,共克時艱,共同成長,共同繁榮。三是兩岸制度化協商方向不變。近年來,兩岸經濟合作突飛猛進。兩會簽署的18項協議,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兩岸經貿交流中的政策障礙;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為兩岸人員往來和貿易投資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兩岸經濟深化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進程不斷推進。隨著ECFA後續政策的到位和實施,兩岸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經貿合作格局將深入發展。對深化發展兩岸經濟合作,我想再講三點建議。

  第一,加強兩岸政策協調與商情溝通。兩岸經濟合作不斷深化,需要進一步相互開放,增進雙方溝通了解,消除資訊不對稱。雙方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的協調,在重大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出臺以及匯率、利率、稅收等重要政策工具的調整上,考慮相互關切,協調政策安排。大陸正在實施“十二五”規劃,臺灣也啟動了“黃金十年”藍圖願景。兩岸應做好重大項目與規劃的銜接,在産業政策、區域發展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方面合理對接。加強雙方企業供求資訊、項目招投標、海外投資機會、經濟政策等方面的資訊開放和共用。兩岸各類行業協會、仲介、智庫等社會組織,可以在聯絡推介、資訊提供、諮詢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

  第二,創新務實合作的內涵與方式。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兩岸推動結構轉型,雙方合作也需要升級。當前大陸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臺資企業應發揮科技基礎好的優勢,在大陸尋求新的商機。大陸企業應積極行動起來,加大向臺灣投資力度,改變長期以來臺灣單向投資的狀況,繁榮當地經濟,促進就業和民生改善。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具有巨大的經濟活力,應當創造更好的條件,使他們充當合作的主力軍。兩岸企業還可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實現産業鏈對接與融合,通過相互參股、結成戰略聯盟、合作研發設計等形式,抱團進軍國際市場。

  第三,發揮企業家增進和平發展紅利的作用。兩岸企業家既是經濟合作與交流的受益者,也是創造者。兩岸經貿關係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正是兩岸企業家努力合作的結果。作為親歷者和見證者,企業家最能感受“和平紅利”帶給兩岸民眾實實在在的利益。我相信,各位依託敏銳的經濟直覺、聰慧的經濟頭腦、靈活的經濟手段和雄厚的經濟實力,一定能夠在兩岸經濟合作的舞臺上“唱主角”,肩負起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主力軍作用。兩岸的交流與合作,不但是利益通,更重要的是感情通、心靈通,兩岸將不僅是“利益共同體”,而且是“命運共同體”。

  各位企業家,各位朋友!

  為推動兩岸經濟界的深入合作,兩岸共同發起了“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峰會經過幾年摸索實踐,已經成為兩岸企業家務實互動的高端盛會。去年的南京峰會上,兩岸企業家首次匯聚了重要共識,規劃了兩岸經濟合作的藍圖,並提出了建立理事會等長效機制。推動峰會不斷發展並切實發揮作用,也是我此次臺灣之行的目的之一。

  我希望,紫金山峰會及理事會將發揮“交流、謀劃和助推”的功能,為兩岸企業家增進了解、發現機會、擴大獲益做好服務。峰會將按産業界別設立電子資訊、石化、金融、物流、生物醫藥等工作小組,使兩岸同行之間了解更透徹、合作更順暢。希望大家積極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言獻計,為加深兩岸經濟合作出謀劃策。峰會將把你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努力把大家的智慧轉化成具體政策並跟蹤推動落實。兩岸已就加強産業合作達成共同意見,明確雙方合作願景。峰會將從兩岸企業家的角度,協同兩岸經合會,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作出貢獻。

  唐代詩人王灣寫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説潮水上漲而風推船行,兩岸寬闊,揚帆待航。這正是兩岸企業家共同努力前行的生動寫照。在座企業家都是經濟領域的翹楚,我相信,通過大家的熱情參與和共同努力,紫金山峰會一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大陸臺灣企業家的合作共贏將更加緊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念將更加堅定,中華民族的未來將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