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日至18日,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武漢市舉行,來自臺灣的京劇名家、名票以及相關專家也參加了此次盛會。據了解,臺灣京劇界不斷創新京劇表現形式,京劇藝術在臺灣長盛不衰,“黑髮觀眾”成為劇院主流。
臺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説,老戲新創已成為臺北新劇團的特色。這些“新老戲”大多源於傳統題材,但又不拘泥于傳統呈現,而以現代觀眾的審美趣味,加入新的表現手法,成為吸引臺灣年輕觀眾的一個品牌。
“我們的觀眾層面,比起大陸的起碼年輕20多歲,我們的學生觀眾、年輕觀眾至少佔到一半以上。”李寶春説。
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幸慧表示,根據對票務方面的數據分析,自2003年至2006年,臺灣京劇觀眾學生群體的佔比由55%上升至75%。“現在真正是黑頭髮的觀眾在看戲了”。
據介紹,京劇在臺灣的發展也遭遇波折。隨著大陸去臺的一批京劇藝人和票友逐漸離世,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一度繁盛的京劇在臺灣受到冷落。但是,臺灣京劇界並沒有放棄對京劇藝術創新與發展的努力。
京劇演員郭小莊于1979年創辦“雅音小集”,專注于京劇改革,排演了《白蛇與許仙》《感天動地竇娥冤》《梁祝》《孔雀膽》等多出新編戲,為京劇呈現出嶄新風貌而廣受好評,提振了新觀眾的興趣。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