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海西建設、漳州先行”發展主線,積極作為,提升思路,加強對教育均衡發展、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保護、飲用水安全、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務等民生事項的監督,並在創新監督方式、增強監督實效上下工夫,努力營造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共用發展的社會環境。
拓寬領域 提升對臺交流合作層次
漳州市是臺胞主要祖籍地、臺灣文化重要發源地和臺商投資密集區,對臺先行先試基礎深厚,條件優越。2009年以來,漳州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國務院支援發展海西建設的《若干意見》和福建省委《實施意見》,適時作出關於加快漳州對臺工作先行先試的《決定》。《決定》把先行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變成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不僅可增強全市各級機關機遇意識、先行意識和對接意識,還能更好地凝聚兩岸的智慧和力量,助推漳臺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及人員往來的新進展、新突破。
《決定》的落實拓寬了監督領域。短短一年時間裏,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先後開展關於構建“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體系、培育發展光電産業、做大漳臺小額貿易和加快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等專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為市委決策提供參考,推動政府落實工作,同時積極參與漳臺文化交流,開展涉臺文物保護執法檢查,強化漳臺族譜對接,組團上島開展經貿考察與互訪,主動開啟與臺灣雲林縣議會的交流結對,今年還首次邀請在漳投資的臺商列席市人代會,參與聽取和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
其中,臺商列席人代會可謂漳州市人大常委會推進審判機制改革、加強和深化社會監督的創新之舉。為進一步維護臺商、臺胞的合法權益,漳州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切實加強涉臺審判工作,著力開展涉臺司法服務先行先試。其中,推動設立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涉臺案件審判庭和選任臺胞擔任涉臺案件人民陪審員,創造了涉臺案件審判機制創新的三個“全國第一”。今年,全市增選14名臺胞作為涉臺案件人民陪審員候選人。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