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論壇6月19日—25日在福建省舉辦。本屆論壇主會場設在廈門市,分會場根據論壇內容和活動項目安排在其他8個設區市,共吸引來自臺灣工會、青年、婦女、文化、體育、工商、農業、旅遊等30個界別的萬餘名嘉賓參會,海峽西岸再次掀起兩岸基層民眾交流歡聚情感大潮。
特色彰顯,打造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
本屆海峽論壇圍繞“聚焦民生,惠澤兩岸”議題,設置了開幕式暨綜藝晚會和論壇大會、政策研討、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民間民眾嘉年華四大板塊25場活動,主辦單位多達62家。與首屆海峽論壇相比,第二屆海峽論壇突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民間交流。兩岸民眾共同參與是海峽論壇的一大特點,也是其“民間性、廣泛性、社會性”的具體體現。從參加本屆海峽論壇的上萬名臺灣同胞來看,更多的都是來自民間的基層民眾,其中來自島內最基層鄉鎮、村裏的普通民眾佔了八成,中南部鄉親約佔六成,許多人從未來過大陸,打破了去年的8000人紀錄。另外,參與界別更加多元、廣泛、齊整,包括了臺灣25個縣市。活動在邀請工商企業界、文化教育界等界別基礎上,擴大邀請閩南族群、客家族群、少數民族和行業代表及民間社團人士;在邀請臺灣知名人士、社會精英的同時,邀請更多的臺灣基層民眾和媽祖、關帝、保生大帝、陳靖姑、開漳聖王、延平郡王等民俗信眾。
二是兩岸互動。海峽論壇是專門為兩岸民眾開展交流、增進了解、加強合作而打造的新平臺,凸顯平等參與和雙向互動。因此,無論是充分展示閩南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的內容設計,還是注重群眾性交流和擴大交流活動受眾面的文化産業對接,都讓所有參與論壇活動的民眾和其他普通民眾共用文化盛宴,感受交流氛圍,融洽彼此感情。可以説,以海峽兩岸一脈相承的文化元素為橋,本屆海峽論壇處處營造並體現兩岸互動、交流合作、多方參與的亮點。
三是基層對接。論壇突出民眾參與這個主體,讓兩岸百姓當主角。通過舉辦一系列活動,深化兩岸基層民眾的交流,擴大基層參與面,開展基層各界別的對口聯誼,促進基層對接常態化,爭取形成更多的合作共識和成果。比如,漳州的開漳聖王及部屬後裔回漳謁祖進香活動上,4對漳臺開漳聖王廟宇對接“兄弟廟”、“義結金蘭”,漳州與臺灣“十姓百村”成功聯誼對接;21日—22日在三明舉行的海峽兩岸鄉鎮對口交流大會,是本屆論壇最有特色的兩岸基層鄉鎮對接交流活動;20日—23日的武夷山朱子文化節,也以兩岸基層聯誼為渠道,開展福建南平市與臺灣縣市、鄉鎮、學校的對口交流。
四是海西先行。把兩岸交流願景與海西發展議題相結合,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支援海西建設《意見》以及一系列中央惠臺政策,研討海西率先探索、率先實踐等舉措,充分發揮福建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如兩岸航空運輸發展圓桌會議、兩岸金融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平潭旅遊開放開發等3場政策研討活動,即切中海西對臺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議題。
今昔回顧,開啟兩岸民間交流的嶄新大門
作為一場發軔于海峽兩岸民間、迄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民間交流盛會,其前身是去年已舉辦了的首屆海峽論壇。與以往“海西論壇”和其他對臺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不同的是,海峽論壇廣泛開展與臺灣各界、各階層同胞的交流活動,充分發揮民間團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計,由此為兩岸民間交流往來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海峽論壇的成功舉辦,是兩岸交流交往史上的一個創舉,也是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帶來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表明兩岸同胞已是兩岸交流和往來的主體,正在成為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前行的核心動力。首屆海峽論壇舉辦以來,兩岸同胞的交流進一步密切。據悉,去年以來,兩岸人員相互往來達54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預計今年年底大陸赴臺的遊客將突破100萬人次,兩岸人員相互往來將超過600萬人次。臺灣高雄市議會長莊啟旺表示,將緊緊依託第二屆海峽論壇,加強兩岸人民互訪交流,促進高雄市觀光産業發展。
在本屆海峽論壇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指出:“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各界的大聚會,是兩岸基層民眾的大交流,更是兩岸血脈親情的大融合。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我們已經實現了兩岸的通商、通航和通郵,除了這‘三通’之外,我們還要讓兩岸心靈相通,感情相通,命運相通,真正把我們兩岸民眾的心聯結在一起,把我們兩岸民眾的力量匯集在一起,把我們兩岸民眾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共同去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共同去開闢兩岸關係的美好未來,共同去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灣淺淺的海峽,承載的已不再是鄉愁,而是親緣,是商機,是共贏,是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共榮的黃金通道。借助海西發展的有利契機,海峽論壇正致力於打造兩岸民間交流和兩岸經貿合作的宏大平臺。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