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在臺求學大陸學子訪談:書寫兩岸教育交流美好畫卷

2010年05月17日 16:0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是兩所相依相鄰的著名公立大學,分別與大陸的北京清華大學和幾所交通大學有很深的淵源。在這兩所有2萬多學生學習的校園裏,有80多位大陸高校的同學作為交換生在這裡進行為期一學期(4個月)的學習生活。他們雖然人數少,但卻因為勤學、尊師,充滿活力和成績優異而受到各方關注並被師生們接受。

  既注重學習、交流,也喜歡全臺走走,希望有一個全方位的收穫,是這些學生的共同願望。學業好,友善、團結,是學校師生對他們的評價。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新華社記者來到這兩所大學,在湖畔的亭子裏,傾聽學子們在臺求學的感受。

  感受到臺灣師生的情誼

  來自北大的交換生劉徵瀛就讀新竹交大電子物理系。他來臺的第一天就感受到臺灣同學的熱情與關心。

  來臺的第一天,他進入交大辦完基本手續後,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人生地不熟,睡覺的被褥還沒著落。情急之下,他和另一位同學冒昧地攔住一位臺灣同學,請求幫助。聽著他們一口標準的北京話,這位同學當即打電話叫來計程車,讓司機載他們去商店解燃眉之急。

  王磬是北大中文系來新竹清華的交流生,她告訴記者臺灣同學幫助她尋親的故事。王磬奶奶的兄弟1949年來了臺灣。憑著一封信,王磬要去臺北找親人。她的一位同學主動提出幫助她尋親。而那位同學的爺爺輩也是從大陸來臺的,他的父親也曾到安徽老家探親,他對此感同身受。

  那位同學帶著王磬在臺北民生東路一帶遍尋不見,最後,那位同學請來他的大伯、還有一位素昧平生的當地人一起,最終找到王磬的親人。

  臺灣老師對大陸學生的關心也無處不在。劉徵瀛説,老師待我們與臺灣同學一樣,幫助我們進入學科的前沿。比如同步輻射的研究,雖然實驗1小時需要1萬元新台幣,但老師依然把我們列入實驗名單。在新竹清大交流的朱昂認為“老師對我們有些偏愛。”當選課已滿,需要“加塞”時,老師總是首先考慮大陸學生。“既因為學習好,也因為我們在校只有短短的4個月。”

  西安交大研究生陳政蔭在新竹交大電子所交流。雖然不善言辭,但他談起老師的關愛,充滿感激:除了誨人不倦以外,老師的幫助深入到點點滴滴,甚至包括任何時間幫助開實驗室的大門、複印資料等等小事。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