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大陸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記在福建創業的三位普通臺商
新華網福州3月15日電(吳金森 嚴利人)目前在大陸的臺商人數有近160萬。他們挾諸多政策、資金、技術等先發優勢,事業蒸蒸日上。不可逆轉的兩岸經貿融合趨勢,繼續催生更新、更龐大的臺商群體,不少臺灣人在大陸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在福建創業的郭林鎮、陳成斌和蔡永合就是其中的三位。
郭林鎮來到石獅兩年多,此前,他在臺北一直從事紡織印染行業。雖然術業專精,但無奈島內經濟不振,傳統紡織印染企業紛紛倒閉,郭林鎮只得提前退休賦閒在家,2005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郭林鎮隻身來到石獅錦尚工業區一家染整廠擔任技術廠長。
郭林鎮來到石獅後如魚得水。第一年,他打工,年薪40萬元。第二年,他當上老闆,和朋友合辦了一家染整廠。這是一家類似于實驗室性質的企業,主要為大中型染整企業提供製作樣品的快速服務。目前,企業經營勢頭良好。
郭林鎮對未來的期望遠不止於此,他還有更大的雄心:在石獅辦一家高精密紡織染整機械製造廠。為此,郭林鎮在位於永寧鎮的石獅臺商投資基地預訂了40畝地。目前他和合作夥伴正在抓緊籌備這個項目,力爭這一項目早日落地,使他在石獅創業的第三個計劃順利實現。
陳成斌有著與實際年齡所不相稱的年輕。這位五十齣頭來石獅創業、如今已年近七旬的臺灣老人,仍在石獅繼續打拼,他説是為了給兩個兒子在大陸謀一份事業。“兩個兒子一個38歲,一個35歲,做的都是科技行業。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把他們帶回大陸發展。”
陳成斌是臺北坂橋市人,自小在臺北長大,但他始終記得自己的祖籍是福建漳州。“我小的時候聽父親説過,我的祖父還回福建考過秀才呢!那時候我就知道兩岸是一家,印象特別深刻。”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朋友介紹,陳成斌來到石獅做貿易,專門向紡織服裝企業銷售機械産品。兩年後,他在蚶江溪前村辦起了一家針織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是紡織服裝業的黃金時期,陳成斌在石獅投資收穫不小。
“以前我們主要開發防水透氣的布料,最近我們正在開發一種竹炭布料。開發成功後,將是目前國內最新的功能布料。”陳成斌告訴記者,他開發竹炭布料的消息已引起許多布料經營企業和紡織服裝企業的注意。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陳成斌表示很有信心。
談起15年來投資創業的體會,蔡永合深情地説:“我于1992年到漳浦縣佛曇鎮考察,與當時一位姓蔡的領導一見如故,便辦起鴻群電器公司,企業越辦越大,工廠越辦越興旺。後來一打聽,我的祖家離我的工廠很近,就在佛曇洞野村。我的曾祖父是清代名臣蔡世遠的後代,于清末帶著打谷筒赴臺墾荒,如今我從臺灣帶著模具回祖籍地辦廠,真是有緣哪!”
鴻群電器公司于1993年創辦,主要從事加工製造家電馬達、定子、轉子、電器模具、電子元件等産品。蔡永合注重科技開發,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推出適銷對路的産品,打開了國內外市場,産品銷往歐美、日本、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福建省科技廳授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 責任編輯:楊雲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