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湘臺交流“日久生情”經貿文教全面“聯姻”

2006年08月08日 08:1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桃源八月七日電 題:湘臺交流“日久生情” 經貿文教全面“聯姻”

  中新社記者 劉雙雙 肖前輝

  七日,來自寶島臺灣的八十位中小學校長、老師與湖南桃源縣一中的師生們載歌載舞、把酒言歡,難忘短暫的相聚,難捨血脈相連的情誼。

  這是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六屆“湖湘文化之旅”交流活動中的一幕,也是湖南與臺灣日漸頻繁的交流合作中的精彩一瞥。

  內陸湖南與寶島臺灣的淵源由來深遠。自清初開始便陸續有湘人赴臺,參與臺灣的開發、建設和保衛工作。一九四九年前後,湖南去臺工作人員達十三萬餘人,連同其二、三代,目前在臺人員約五十萬。其中不乏馬英九、宋楚瑜等政要,也不乏瓊瑤、龍應臺之類文化名人。

  隨著大陸探親、經貿文化交流的開放,本就同根同祖的湘臺兩地同胞往來開始緊密。從經濟到文化、從旅遊到體育,兩地交流合作迅速升溫。目前,在湖南投資的臺資企業達到一千五百九十六家,每年來湖南觀光旅遊、探親訪友、投資考察的臺灣同胞達二十萬人次。

  普羅集團董事長、長沙市臺協會長鄭聰俊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早來湖南投資的臺商之一。如今,其公司以長沙為根據地、輻射周邊十多個城市,成功打造出“羅莎品牌”,旗下二百多個連鎖店遍佈城市的大街小巷。

  鄭聰俊的成功讓臺商看到了內陸湖南的潛力,隨著臺灣産業轉型和沿海地區企業運營成本提高,湖南已成為臺資實行一、二次轉移的熱點地區。官方數據顯示,臺資在湖南引進外資的規模和總量中僅次於香港。如今,這個內陸省份的常駐臺商、臺胞有二千多人,定居臺胞八百餘人。

  與經貿同步的文化交流更是加快了兩地人民的深入了解和認識。因瓊瑤的機緣,湖南電視臺是大陸首家與臺灣開展影視合作的機構,自一九八九年以來兩地已合作攝製影視劇數百集;二000年以來,湖南連續組織了五屆“湖湘文化之旅”、五屆“湘臺學子夏令營”等交流活動,臺灣共有幾十所大中小學校近五百名學生赴湘體驗湖湘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YVBS電視臺、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等十多家島內主流媒體四十多批次來湖南訪問,全方位、多角度向臺灣觀眾推介湖南,也為兩地的進一步交流推波助瀾。張家界、湘西鳳凰等名山名水就這樣被臺灣同胞所喜愛,更促成了臺北—香港—張家界旅遊包機航線的開通。

  湘臺交流真可謂“日久生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走在湖南的景點、校園,你已不必為看到與臺灣聯姻的“兄弟山”、“兄弟院校”而稀奇,因為越來越多的湘臺交流合作“碩果”正等待豐收。(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