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仁見智,可以理解
記者:昨天,“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評選”結束了第二期的競猜活動,眾多學者和媒體紛紛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您對這種現象是怎麼看待的?
童院長:首先,我不會質疑這些學者和媒體的角度,見仁見智嘛!因為任何人的評選首先要受制于他本人對“國學”的認知,受限于對“國學大師”的了解!我也是在我自己的認知範疇內推選的!當然,也要受制于各大師級學者的對後世的影響和社會對其的宣傳。有些學者在國學方面研究的確非常獨到,對後世的國學研究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但是,因為他們全身心的躬耕于國學,以致世人對他們沒有更多了解,這樣,談何要世人去評選他呢?
魯迅對中國白話文的發展有突出貢獻,堪稱“國學大師”
記者:魯迅以高票入選,引起了眾學者和媒體的極大爭議,有些文章稱魯迅應該是“文學大師”,而非“國學大師”。您恰好也推選魯迅為國學大師,您的推選理由是什麼?
童院長:首先,如果把“國學”僅僅界定為中國傳統文化,我持保留意見。個人認為,應該將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視為一個整體,應包括其過去、現在和未來。而不能對中國文化進行段落式的處理。“國學”也是如此,應該包括傳統、現在和未來。比如,中國的文字文學就存在歷史變遷,現在一般使用簡體字。而在臺灣,目前仍然使用繁體字,因為繁體字有其深厚的國學底蘊,儘管如此,目前的繁體字也有了相當的變化發展。
其次,“國學大師”應該對中國文化發展有其階段性的影響,甚至是更長久的影響,但是某一個“國學大師”的思想不能代表整個中國文化思想。
純粹從文化發展歷史的角度,
[ 責任編輯: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