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廣泛深入宣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時間:2011-11-01 18:00  來源:《求是》

  三、深入把握宣講工作的基本要求,高品質、高水準地完成好宣講任務

  宣講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是一項光榮而重大的政治任務,責任很重,要求很高。當前,各地幹部群眾正在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迫切需要高水準的輔導報告,對中央宣講團的宣講期望很高。希望同志們認真總結運用以往宣講的成功經驗,既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全會精神,又注重講究宣講藝術,增強宣講的感染力和説服力。

  一是認真備課、加強研討,努力吃透全會精神實質。根據以往經驗,做好宣講工作,關鍵是要有一個高品質的宣講稿。這次《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提綱》,是由參加全會文件起草的有關同志根據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會《決定》編寫的。大家要在深入學習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會《決定》的基礎上,參照中央審定的《宣講提綱》,精心準備好自己的宣講稿。重大問題要按照《宣講提綱》統一口徑,同時要充分發揮創造性,結合自身優勢和專業特長,寫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體現個人風格。希望大家在集中備課時,開動腦筋,加強研討,爭取在有限時間內準備好自己的精品講稿。

  二是全面講解、突出重點,原原本本宣講全會精神。文化改革發展涉及面廣,內容豐富。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善於從整體上完整把握、系統宣講全會精神,又要抓住重點問題宣傳闡釋。要把全會對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建設豐碩成果的總結、對當前文化改革發展形勢任務的分析講清楚講明白,同時著重宣講全會提出的關於文化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要求,著重宣講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新政策、新措施。比如,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要注意講清均等性是建立在基本性的基礎之上的,就是政府提供的是基本文化服務,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務。當前主要包括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公共文化活動等。在農村,考慮到過去的傳統,每個月以行政村為單位通過政府購買,由電影企業為農民放映一場電影也屬於這個範疇,就是要在這個範圍內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比如,對文化産業,要注意突出發展文化産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激發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的必然要求。文化産業所承載的精神價值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它本身也是重要的經濟力量,具有優化結構、擴大消費、增加就業、促進跨越式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獨特優勢和突出特點,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同時,文化産業在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上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發展文化産業,還必須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不能簡單地以GDP論英雄,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統一。總之,要通過系統全面又有針對性的宣講,幫助人們完整準確地理解全會精神的精髓和實質。

  三是把握政策、正確引導,確保宣講的準確性科學性。宣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政治性、政策性、理論性很強,要注意把握好宣講基調和口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宣講成就,既要把成績講充分,又要注意把握分寸、留有餘地,不説過頭話。分析形勢,既要充分説明有利條件和重大機遇,又要實事求是講清楚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展望前景,既要給人信心、給人力量,又要闡明為實現奮鬥目標需要付出的艱辛努力。對全會提出的文化改革發展重大舉措、重大政策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宣講,一定要符合中央精神,全面準確、科學嚴謹,防止片面性,避免簡單化。比如,對當前公民道德形勢的估價,就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既要看到社會道德領域還存在一些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也要看到公民道德建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正確分析和把握公民道德建設的形勢。要看到,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大幅提高,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極大增強,廣大幹部群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精神風貌,城鄉環境、公共秩序、文明禮儀、社會服務、旅遊景區等方面都發生了有目共睹的積極變化,與30年前相比,整個社會的現代文明程度有了明顯提升,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顯著提高,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主流。儘管當前公民道德建設領域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但這是前進中的問題,要放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來看待,只要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綜合運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思想教育的多種手段,就一定能夠推動公民道德建設不斷上水準。

  四是聯繫實際、貼近群眾,切實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實效性。要緊密聯繫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聯繫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聯繫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工作的具體情況,深刻闡明全會精神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要注意收集、梳理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要倡導清新樸實的話風文風,多講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善於運用生動事實、典型事例講清道理,善於運用群眾喜愛的接受形式闡明觀點,把真理力量、邏輯力量與事實力量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宣講更加生動鮮活,為群眾喜聞樂見。要重視互動這一環節,運用會後交流、座談會等形式,和幹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增強宣講的實際效果。

  四、切實加強宣講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宣講活動紮實有效地展開

  中央對組織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十分重視。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審定了宣講工作方案。中央辦公廳為組織好這次宣講活動,專門向各地黨委發出通知。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真正把全會精神的宣講任務落到實處。

  1.認真做好宣講活動的組織工作。各地要把組織好中央宣講團在本地的宣講活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好工作落實。要認真組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理論工作者、基層文化單位工作者、高校師生和離退休幹部參加聽講,做好有關協調和服務保障工作。中宣部要會同中央有關部門,統籌安排好中央宣講團在全國各地的宣講活動,制定具體方案,精心籌劃、週密組織、做好服務,確保整個宣講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2.努力擴大中央宣講團宣講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中央組織高層次、高水準的宣講團赴各地宣講,對於各地幹部群眾學習領會六中全會精神,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要充分利用多種渠道,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央宣講團宣講報告會的作用、用好宣講報告會的成果。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組織幹部群眾參加報告會,多安排一些分會場,使更多的人聽到中央宣講團的報告。報告會後要組織好學習討論,進一步加深對全會精神的領會和把握。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等途徑,把宣講內容傳播到廣大農村、城市社區和基層文化單位,通過向高校發放宣講報告會光碟等形式,把宣講內容傳播到大學生思想政治課課堂。

  3.精心組織宣講活動的宣傳報道。做好宣傳報道的過程,也是擴大宣講影響、深化全會精神宣傳的過程。要認真策劃、加強協調,充分報道中央宣講團成員的宣講活動,報道各地對宣講活動的熱烈反響,報道宣講活動取得的突出成效。中央和地方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新聞媒體要在顯著版面、重要時段安排宣講活動的報道,形成合力、形成聲勢。要突出反映宣講活動的熱烈氣氛,突出反映宣講團成員和宣講對象相互交流的生動場面,突出反映群眾在聽取報告後的切身感受,為興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4.切實抓好面向基層的宣講活動。中央宣講團宣講活動結束後,各地要按照中央《通知》要求,參照中央宣講團的做法,選調理論和政策水準高、有較強宣講能力的領導幹部、理論工作者和黨委講師團的同志,組成宣講團,分赴地(市)縣,認真組織開展面向基層的宣講活動。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帶頭宣講,深入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宣傳文化部門,面對面地回答幹部群眾關心的問題,以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群眾的學習。在中央宣講團備課的同時,中宣部舉辦了省區市黨委宣傳部、講師團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研討班,為各地宣講全會精神培訓骨幹。各地也要抓好宣講隊伍的培訓,組織開展集中備課,結合實際編寫好宣講稿,為廣泛深入開展宣講活動作好準備。

  (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2011年10月25日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動員會上的講話。)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劉海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