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 題:三問“世博盛宴”——寫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倒計時100天之際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昊、韓冰、吳宇
21日,世博會倒計時100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這場世博盛會在“低碳生活”上將有哪些創新?中外文化交匯能碰撞出什麼“火花”?本屆世博會將為中國留下什麼?
“科技世博、低碳世博”什麼樣?
走進熱火朝天的世博園區,上海企業館雖不顯眼,但半透明的外墻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是用回收的廢舊光碟製成的聚碳酸酯,用它做建築外立面既節能環保,又增添了藝術美感。”上海企業館項目總經理顧抒航説。
“環保概念”在世博園隨處可見。5萬平方米的生態綠墻,世界最大;4.6兆瓦太陽能發電機組容量,全國第一;42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超過1000輛新能源汽車,園區內公共交通實現“零排放”……上海為打造“低碳世博”可謂費盡心機。
除了中國的各展館外,參展各國的場館也盡顯“低碳生活”之美。
在佔地3000平方米的丹麥館螺旋形坡道入口,顯眼地擺放著特有展品——自行車,還有一個即將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5月1日世博會開幕後,觀眾即可體驗北歐的“低碳生活”:騎上自行車,或者脫光鞋襪,將腳趾浸泡在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夏日的清涼。
德國館的綠色建築技術,西班牙館的環保藤條材料以及如同一個沒水、沒電、沒熱的“原始洞穴”的倫敦零碳社區——低碳技術把世博園區裝扮得美輪美奐。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前夕,中國作出減排目標的鄭重承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下,世界更加關注中國如何踐行低碳理念,上海世博會成為中國在承諾後面臨的第一次“能力測試”。
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時強調,要積極貫徹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理念,實現園區低碳排放和生態和諧。
據了解,上海市和聯合國環境署共同制定《2010年上海世博會綠色指南》,有關方面正在制定整套“低碳方案”。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説:“據測算,相關低碳措施在世博會期間能夠抵消碳排放的60%至70%,經過不斷改善措施,力爭在四五年內實現碳平衡。”
踐行“科技世博、低碳世博”的努力,將點亮“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海內外輿論認為,本屆世博會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啟迪。
中外文化融合碰撞出什麼“火花”?
1月19日,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目前已經有192個國家和50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國際參展方的數量創造世博會的歷史紀錄。同時,國內31個省區市以及港澳臺地區也將全部參展。
有關人士表示,逛一次上海世博會,相當於旅遊近200個國家。在長達184天的會展期間,中外多元文化以世博會為平臺的交流融合,將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異域風情和中國元素的交相輝映值得期待。
名為“玉兔宮燈”的澳門館,就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一個典型。該館造型來源於中國傳統手工藝——兔子燈籠,而“兔子”的色彩卻大膽運用了西方的熒光色系。中國湖南館以德國數學家發現的“魔比思環”為造型,凝聚了東西方的共同智慧。
有“海貝殼”美稱的以色列館同樣體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情。這個由兩座流線型建築組成的展館宛如一雙環抱的手。設計師解釋説,場館設計借鑒了東方哲學的陰陽太極理論,暗喻著對立統一、和諧共生之意。
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裏,文明交流的印跡比比皆是。宛如淡紫色蠶寶寶的日本館名為“紫蠶島”,這個愛稱是從近3600個中國人所取的名字中挑選而出。墨西哥館以“風箏森林”廣場為核心,通過風箏這個中國元素拉近兩國文化……
文明的融合不僅體現在展館建築的豐富創意中,它還將通過精彩紛呈的文化交流活動直接在人們的心靈中打上烙印。
據楊雄介紹,世博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活動將超過2萬場次,平均每天有100多場。
在多姿多彩的文藝演出中,人們不僅將領略氣勢恢宏的開閉幕慶典,還能欣賞到法國影星阿蘭 德龍首創的音樂劇,聆聽《玫瑰人生》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波蘭館副總代表鮑格丹甚至熱情洋溢地發出了邀請:“晚上十點後到波蘭館的年輕人專場,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吧!”
與此同時,眾多世界藝術珍品也將借本屆世博會來到中國。在丹麥館的一泓碧水中,參觀者將看到守望了哥本哈根海港96年的“小美人魚”雕像。法國館裏,遊客們將欣賞到出自高更、塞尚的名畫,還有雕塑大師羅丹的《青銅時代》,這些“國寶”是第一次集體走出法國。在瑞士館,人們不僅可以觀看360度全景水幕電影,還能夠坐上專門從阿爾貝斯山運來的纜車,體驗田園牧歌式的北歐風情……
“後世博時代”能留下哪些物質和精神遺産?
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矚目上海世博會。然而,盛會之後呢?世博會的精彩將為上海、為中國乃至世界留下那些“遺産”?
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志強教授表示,中國政府是將“籌博”、“辦博”以及世博會之後的運作當作三個環環相扣的階段,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科學決策和規劃的。
世博會落幕之後,圍欄一拆,這裡將自然融入上海大市政,扮演起上海商貿、展覽、文化、會議中心區的角色,二次開發可刺激當地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新一輪經濟發展。
以場館為例,世博會中國館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加上規模龐大的世博會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世博軸等,如此壯觀的現代化公共建築群,當成為上海新世紀騰飛的基石。
吳強認為,世博園的建設不僅讓住在棚戶區的1.8萬戶居民的生活條件邁上新臺階,而且為200多家企業提升産業能級開闢了新空間。
經濟意義上的拉動作用毋庸置疑,而世博會留給中國人更多的是一筆精神財富。
在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坐落著幾乎與世博會歷史一樣悠久的江南造船廠。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這裡規劃有世博會的兩個主題館、18個企業館以及一片佔地約15公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
值得慶倖的是,浦西園區中“最老資格”的部分近代工業建築群被永久保留下來,為世博會再利用。由此,上海重要的城市歷史文脈被保留下來了,籌辦世博會為城市發展增添了精神內涵。
不僅是標誌性工業建築,世博園區周邊一批建於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居民樓,在“籌博”過程中也從最初的規劃“紅線”內被“摳”出來,大約1萬戶居民因此免於搬遷之苦。最終拆除的大都是“擠在工廠縫隙中、實在不適宜居住的危棚簡屋”。
吳志強稱這是令自己“特別高興”的一件事,因為本屆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因此“人文關懷”應處處體現,防止“大拆大建”損害百姓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