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聖何塞11月16日電(記者錢彤 陳鶴高)11月14日至15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在胡錦濤主席結束出席活動飛往哥斯大黎加進行國事訪問的途中,陪同出訪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向隨行記者介紹了胡錦濤主席出席峰會的情況。
楊潔篪説,這次峰會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背景下召開的。胡錦濤主席同出席會議的各國領導人討論金融危機産生的原因,共商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舉措,探討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監管規範、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問題。胡錦濤主席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關於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恢復金融市場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立場和主張。各國領導人和國際輿論積極評價中方為峰會成功舉行發揮的重要建設性作用,充分肯定中國政府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採取的重大舉措。胡錦濤主席出席這次峰會主要取得以下重要成果:
一、全面深入闡明關於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胡錦濤主席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分析了這場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源,指出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不當的原因,也有金融監管缺失的原因。胡錦濤主席呼籲國際社會增強信心、加強協調、密切合作,提出中國關於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第一,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儘快恢復市場信心,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主要發達經濟體應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各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深化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為穩定各國和國際金融市場創造必要條件。第二,積極促進經濟增長,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各國應該調整宏觀經濟政策,通過必要的財政、貨幣手段,積極促進經濟增長。第三,認真總結這場金融危機的教訓,在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基礎上,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改革。改革應該堅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努力營造有利於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這3項重要主張既針對當前,又著眼長遠,反映了國際社會的重要關切,指明瞭加強國際合作應對這場金融危機的正確方向。
二、宣介了中國政府確保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採取的重大舉措。胡錦濤主席介紹了今年以來中國政府為確保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採取的積極舉措,強調中國政府近期出臺的擴大國內需求的10項舉措,必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本身就是對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胡錦濤主席強調中國願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參與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國際合作,支援國際金融組織根據國際市場變化增加融資能力,加大對受這場金融危機影響的發展中國家的支援。胡錦濤主席在會上宣佈,中國願積極參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貿易融資計劃,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和普遍歡迎。
三、引導了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正確方向。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是各方關注焦點,也是這次峰會的核心議題。胡錦濤主席建議重點實施4項改革舉措,一是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二是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三是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四是改善國際貨幣體系。中國在峰會期間散發了立場文件,從加強國際監管合作、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呼籲各方承擔相應責任方面闡述了關於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立場和主張。
四、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胡錦濤主席強調國際社會在應對金融危機的時候,尤其要關注和儘量減少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造成的損害,提出要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保持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切實保持和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切實保持發展中國家經濟金融穩定,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五、促進了中國同有關國家的雙邊關係發展。出席峰會期間,胡錦濤主席分別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巴西總統盧拉、英國首相布朗、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等外國領導人舉行會晤,就發展雙邊關係、加強各領域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達成許多重要共識。
胡錦濤主席和梅德韋傑夫總統批准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09-2012年)》,同意雙方以中俄即將迎來建交60週年這一契機,全面落實雙方達成的各項協議和共識,推進務實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和配合;胡錦濤主席和盧拉總統積極評價中巴戰略夥伴關係和經貿等領域務實合作深入發展,表示將加強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和合作,共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胡錦濤主席和布朗首相同意加強合作,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阻止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惡化;胡錦濤主席和陸克文總理同意加強兩國政治對話、經濟合作,不斷開創中澳關係新局面。
楊潔篪表示,胡錦濤主席出席這次峰會達到了預期目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此次出訪的第一站,我們期待並相信胡錦濤主席在接下來的訪問和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取得重要積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