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棒潘剛點燃聖火盆 官方網站 范帆攝
上午10點40分,隨著最後一棒火炬手——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公司總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潘剛在如意開發區廣場點燃聖火盆,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呼和浩特站圓滿結束。今天下午,奧運聖火團隊將轉場前往鄂爾多斯,“和諧之旅”明天將繼續在鄂爾多斯上演。
上午9點7分,隨著巴特爾在內蒙古博物院民族團結寶鼎廣場起跑,北京奧運聖火接力開始了在塞外青城的傳遞。208名火炬手高舉“祥雲”火炬,心手相傳,在美麗的呼和浩特市傳遞激情和夢醒,傳遞和平與友誼。火炬所到之處,都收到了熱情好客的呼市人民的熱烈歡呼和吶喊。
奧運聖火在內蒙古博物院民族團結寶鼎廣場起跑後,沿市政府十字路口向南、東二環、國際會展中心、敕勒川大街、呼市公安局、內蒙古政府十字路口向北,然後到達終點如意開發區廣場,總里程為6.2公里。最後,在終點如意開發區廣場舉行結束慶典儀式。一路上,熱情的呼市市民在火炬大道兩旁排成了望不到盡頭的長隊,激情四射地為奧運火炬加油諸位,為北京奧運高呼吶喊。
6.2公里的傳遞路線上,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呼市人民還將為大家奉獻精彩的節目:新城區200人的滿族舞、300人蒙古族舞,回民區將有100人回族舞蹈、100人蒙古舞蹈、100人氣功扇、50人威風鑼鼓,玉泉區將有400人腰鼓、120人安代舞、702人武功扇……
最為精彩的是,傳遞路線上還出現了看見草原駿馬和精美的帳篷,讓人們一飽眼福的同時,也讓他們充分了解了大草原的迷人風采。
奧運火炬在內蒙古傳遞三天,共四個城市。明天呼和浩特市傳遞活動結束後,奧運聖火團隊將轉場前往“河套文化”發祥地——鄂爾多斯,9日上午8點半,鄂爾多斯市的火炬傳遞將從著名的成吉思汗陵宮門前廣場起步,穿越成吉思汗廣場至氣壯山河廣場,4公里的行程結束後乘車前往康巴什新區入口處繼續傳遞,終點在新區成吉思汗廣場,第二段行程3.2公里。傳遞主題為“綠色之旅”,傳遞奧林匹克精神,傳遞激情和夢想,傳遞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蒙古文化。
9日下午2點奧運火炬將繼續在包頭上演“和諧之旅”,火炬將沿鋼鐵大街向西直至阿爾丁廣場,穿過這座擁有 “草原鋼城”和“稀土之都”美譽的城市,總傳遞距離約為4.3公里,傳遞主題為“文明之旅”,充分顯現現代工業文明成果。
10日,火炬將在內蒙古最後一站“紅山文化”的發祥地——赤峰。上午8點半在赤峰市新區車泊爾民俗廣場舉行起跑儀式,圍繞新區傳遞至市民廣場舉行結束慶典儀式,里程約6.2公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敕勒川》中提到的敕勒川,即現在的土默川平原。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就坐在這美麗的土默川平原上。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她位於華北北部,北枕陰山,南瀕黃河,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漢唐時期,這裡就是中原地區開展對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無論是遠古時期的“大窯文化”遺址,還是戰國時期的雲中古城遺址,或是明清時期的召廟藝術等,都真實地記錄了呼和浩特的悠久歷史,顯示了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韻。
呼和浩特土地總面積為1.7萬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49平方公里,現轄四區、四縣、一旗和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全市總人口258萬,市區人口 150多萬,是一座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滿、回、朝鮮等36個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
呼和浩特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熱短促而降水集中。全市境內有大小河流 21 條,中小型水庫 26 座,哈素海是境內最大的湖泊。除黃河外,較大的河流有清水河、渾河、大黑河、小黑河、什拉烏素河、搶盤河等,以及源於大青山、蠻漢山溝谷的幾條季節性河溝。受構造、岩性及地貌的控制,地下水資源分佈極不均勻,除丘陵山區外,廣大的平原區都埋藏有較豐富的地下水。全境水質較好,適宜於農田灌溉和人畜飲用,但水資源每人平均佔有量低,屬水資源不足地區。
呼和浩特市林果、漁業、蔬菜、草場農作物等生物資源豐富,品種較多,是發展農林牧副漁綜合生産的重要物質基礎。
境內已發現的礦床 60 余處,礦種 30 余種,貯量豐富,開發利用價值大。旅遊資源有萬部華嚴經塔、大窯文化遺址、昭君墓、烏素圖召、五塔寺、大召、席力圖召、清真大寺等文化古跡和烏素圖、哈素海、大青山公園、托縣南胡、武川李齊溝、白二爺沙壩風景旅遊區及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等。燦爛的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跡,是發展旅遊事業的良好基礎。 (奧運官方網站火炬接力前方報道記者 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