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我國首個跨區出版發行企業成立 邁入“航母”階段

時間:2008-05-10 09:35  來源:人民日報

  全國首個跨地區戰略重組組建的大型出版發行企業——海南鳳凰新華發行有限責任公司,5月9日在海口市正式掛牌成立。

  近年來,中國出版界跨地區合作經營日漸增多。2003年,浙江的博庫書城在江蘇徐州開設了書城,從而邁出了我國新華書店跨省連鎖經營的第一步;2004年以來,江蘇新華發行集團公司相繼在上海、義烏、大連等地開設了連鎖店;2005年,四川新華文軒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設立了大型直營連鎖店——新華文軒西安書城;2006年,中國出版集團公司與河南出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創了我國出版集團跨地區全方位合作的先河。

  在這場以區域性市場為重點、爭奪全國圖書市場份額的跨地區經營大戰中,民營企業也不甘人後。江蘇大眾書局圖書連鎖有限公司分別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了連鎖店。雲南的昆明新知圖書城有限公司除在本省開設了直營店外,也跨省在四川的攀枝花市開店。為什麼眾多的圖書出版發行企業不約而同地邁上了跨地區經營之路?業內專家認為,這是做大做強中國出版業的必由之路。

  與發達國家的出版界相比,我國出版界有三個顯著特點:出版社數量眾多,但實力弱小;新書總類龐大,但再版書和暢銷書少;利潤總額可觀,但結構不合理,大部分利潤來自教材教輔。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體制不順、觀念老化、人才缺失、包袱沉重……但是出版資源分散、市場條塊分割是業內公認的束縛國內出版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

  面對日益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和群眾日益強烈的閱讀需求,是數量眾多的“小舢板”,還是巨型的“航空母艦”更能經受住市場風浪?答案是很明確的。

  在今年年初的全國出版工作會議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指出,要深化發行體制改革,通過跨地區跨行業聯合、兼併、重組和股份制改造,重點培育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出版發行傳媒企業、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戰略投資者,提高産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經營水準。

  “蘇瓊聯姻”這樣的跨地區合作經營正是這一改革思路的具體體現。雙方約定:在整合優化海南全省發行資源,組建海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實現整體轉企改制的基礎上,海南方以剝離不良資産和非經營性資産、核減改制人力成本後的所有主營資産業務出資,佔49%股權;江蘇以現金投入,佔51%股權,並承擔海南方51%的人力改製成本,合資組建股份制公司。

  兩省合作之後,自我發展能力和改製成本消化能力大大增強。江蘇同時輸入集團化、“事轉企”改制經驗和成功做法,促進海南省新華書店系統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完成組建發行集團、轉企改制和股份改造三大體制機制改革任務。而通過控股海南省新華書店系統,江蘇新華發行集團由書業經營者向文化領域內的戰略投資者轉變、由區域性發行集團向全國性發行集團成功轉型。

  正如雙方負責人所説,蘇瓊兩省的戰略重組,不是淺層次的“物理反應”,而是一種全方位、整體性的“化學反應”,是跨地區合作,提高出版産業集中度、建設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的大膽探索。

  如果説,“蘇瓊聯姻”還是兩大地區巨頭的跨省合作,那麼,近日由江西出版集團控股並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重組的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的揭牌,則標誌著我國出版行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跨區域跨部門兼併重組,第一次由地方出版集團控股重組中央出版單位,第一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國有股份製圖書出版企業。

  改制後的中國和平出版有限責任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社長、總編輯)負責制,同時設立監事會。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認為,此次重組,在打破地域和部門界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張賀 馬應珊 龔永泉 任江華)

分享到: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