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400多家博物館今起免費 人才資金法規存大缺口

時間:2008-03-28 08:47  來源:人民日報

  從3月28日起首都博物館等400多家博物館全面免費開放,但是免費後的博物館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值得繼續關注

  隨著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陸續免費開放,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也納入文化部今年的工作重點。公眾文化權益逐步擴大,明顯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井噴”式的客流量、展覽環境跼踀等問題的産生,也讓博物館遭遇了尷尬。中國的三館免費開放,如何才能走得更好?本報記者日前就這一問題採訪了部分專家。業內人士將其主要歸結為人才、資金的缺乏和法律法規的不健全。

  服務:人才奇缺

  採訪中記者發現,隨著三館免費開放這一舉措的逐步推廣,幾乎所有已經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圖書館都加大了人力投入。目前增投的人員,主要集中在展品和典籍的保護、參觀秩序的維持等崗位上,但現有人員的配置仍然不足以應對免費開放過程中接踵而至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服務品質。

  作家梁曉聲對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擔憂,來自事情的另一面。他認為,與博物館不同,基層文化館在免費開放初期更可能遭受的不是人滿為患,而是門可羅雀的冷遇,“在經濟利益的擠壓下,近年來,基層文化館、群藝館已經失去了大量的人才!”沒有師資,沒有管理人員,如何吸引公眾重新走進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如何讓近乎枯竭的群眾文化重新煥發生機?梁曉聲指出,人才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同樣的擔憂,也出現在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那裏。他指出,中國農村的老百姓,不是不愛讀書,不是對知識沒有渴求,而是不知道在哪讀書,讀什麼樣的書,“引導老百姓養成讀書的習慣,這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可推卸的任務”。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有人力的投入來完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共文化服務的難度在於鄉鎮和村。不能要求老百姓都跑到縣城裏去看書,我們的工作人員必須服務到位,否則‘均等服務’就只是一句空話。服務體系的問題是大問題。”陳力説。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則認為,在加大人力投入的過程中,“事業單位的改革、內部激勵機制的建立、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也至關重要。”

  資金:嚴重缺乏

  就我國目前的博物館基礎設施來看,能夠達到恒溫恒濕水準的仍是少數。而觀眾人流量的增多,無疑對珍貴館藏的保護構成了更大的威脅。設施的保障、人才的投入,都要求資金跟得上。如何填補資金缺口,成為三館免費開放的瓶頸。

  江西省婺源縣文物管理局局長、婺源博物館館長詹祥生,作為來自基層的一線工作者,更多地體會到了博物館免費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資金的巨大缺口無疑是許多基層博物館無法正常運營的主要原因。他説,免費開放一經實施,基層博物館隨即面臨一場措手不及的戰役,“大量觀眾涌入,工作量、工作費用成倍增長,博物館沒有能力接待,根本無法正常運轉。文物安全難以保證,服務品質更是跟不上”。

  與來自基層博物館的經費困難相比,陳力坦言,由於國家財政的大力幫扶,國家圖書館在資金上的缺口顯然要小得多,但是,按照國家的分級財政保障體系,基層文化服務需求量最大的鄉村在公共服務項目上資金嚴重缺乏,“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資金本身是沒有保障的,所以國家中央財政必須加大投入。”

  除了政府投入,公共文化場館在資金上能否另辟蹊徑?中國國家畫院畫家李延聲認為應該“學習國外的文化政策,依託基金會對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館進行運營。同時,在基金會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逐步完善基金會法律制度,加強對基金會及其運作項目的法律監督。”

  法規:極不健全

  今年2月29日,國務院法制辦在其官方網站上公佈了《博物館條例(徵求意見稿)》。根據該條例,今後美術館、科技館等將納入博物館範圍,受到立法調整。這意味著,美術館、科技館也將逐步實行免費開放。

  對於政府的這項舉措,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給予了正面回應:“美術館作為藝術博物館,是博物館的一個重要類型,是國家公益性文化設施的組成部分,也要承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義務”。他指出美術館與作為長期固定陳列的博物館有差別,它承擔了大量反映當前美術成果的任務,在兼顧美術館的這個業務特點的基礎上,中國美術館正在擴大免費範圍,逐步採取全部免費的特殊措施。

  中國美術館在擴大免費範圍後,也迎來了潮水般涌入的觀眾。“如果走進博物館只是一時之熱,就違背了政府免費開放的初衷”,范迪安表達了他的擔憂,“觀眾對博物館的熱情在關於免費開放的熱議平靜之後,會逐漸緩釋。開放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培養群眾走進博物館的習慣,培養未來的觀眾,永遠的觀眾。”

  怎樣才能留住更多更成熟的觀眾,怎樣才能讓博物館裏的節目常出常新,讓觀眾常進常新?范迪安的答案是,提高服務品質,同時完善法規和制度保障。

  “我國目前關於文化的法律法規極不健全,現有的關於文化的法律只有《文物保護法》。”陳力認為,“要加快文化立法進程,特別是文化事業促進法和文化産業促進法,在這兩個基本的法的框架下,建立一些相關行業法規,同時要完善實施細則,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體系。”(記者 劉陽)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