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環保總局列出黑名單 12家重污染企業遭銀行拒貸

時間:2007-11-16 08: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綠色信貸推行4個月已經有了效果。國家環保總局一位負責人今天透露,12家重污染企業因為上了國家環保總局遞交給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的黑名單,已經被各家銀行追繳、停止或拒絕貸款。

    今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首次把一份寫有30家環境違法企業的名單交給了人民銀行和銀監會,按照三個部門共同擬定的
《關於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範信貸風險的意見》,全國的金融機構將不得對這批污染企業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援。

    環保部門的資訊很快對銀行起了作用。安徽的一家釀酒企業本來要向當地銀行申請1000萬元的貸款,但銀行在上報時查詢發現這家企業因為多年來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生産污水直接排放而上了環保部門的黑名單,於是迅速叫停了這筆貸款。

    還有的銀行看到這份黑名單後與一些長期合作的客戶“撕破了臉”。招商銀行成都分行在企業徵信系統中查詢到某電力公司部分項目不符合環保審批的標準後,收回了貸款並停止了與該企業的合作。另外,江蘇的一家知名企業原來是當地農行的長期客戶,但最近這家銀行在審批該企業一筆新貸款時發現,因為污染行為這家企業已經被評定為“紅色”等級,屬於限制貸款企業,於是建議該企業整改後通過環保部門驗收再申請貸款。

    國家環保總局負責人説,綠色信貸已經顯現的作用是逼迫企業必須為環境違法行為承擔經濟損失。現行法律允許環保部門對污染企業罰款的額度只有10萬元,這樣的處罰與企業偷排結余的成本相比是杯水車薪,而綠色信貸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環保部門的執法手段。

    據介紹,目前綠色信貸已經是國際潮流,截至2006年11月,包括花旗、渣打、匯豐在內的至少43家大型跨國銀行明確實行“赤道原則”,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美國和歐盟的進出口銀行都已經把環境因素納入貸款、投資和風險評估程式。 (記者劉世昕)

分享到: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