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駐臺代表稱布希強烈不滿陳水扁“臺獨”言論

時間:2007-03-21 09:25  來源:

  本報訊(劍嘯)美國總統布希日前特別召開跨部會會議定調,認為陳水扁“四要一沒有”言論不利兩岸關係及美臺關係,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19日面見陳水扁,當面傳達美方強烈不滿他“臺獨”言論的訊息。

  布希開會

  強烈不滿“四要一沒有”

  臺灣媒體引述美方消息人士透露,布希總統日前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定調認為阿扁“四要一沒有”的言論,明顯違反“四不一沒有”承諾的企圖,不顧忌美方區域利益,如果不明確表達美方強烈關切,未來的2008年“大選”及明年上臺的臺灣領導人,可能將臺海情勢帶往美方不樂見的方向發展。

  美方指派“駐臺代表”楊蘇棣19日私底下先面見陳水扁,當面傳達布希對他言論不悅的強烈訊息,美國務院20日再向“臺駐美代表處”簡報訊息內容,表面上給陳水扁一點面子,讓他第一時間得到訊息。

  美與扁英譯各不同

  消息來源又指出,美方目前並沒有公開批評陳水扁的計劃,仍會視其後續言論,才決定是否公開批扁。 另外,“獨立、正名”的“四要一沒有”主張后,扁府已完成一份英文説明資料,將“四要一沒有”翻譯為“four imperatives and one non-issue”。即四項必要的(事情)以及一項不會成為問題的(事情)。

  但美“駐臺代表”回報白宮有關臺灣輿論與反應的電報中,以及美方官員的私下談話中,迄今仍是通用動詞的“want”(想要)來詮釋陳水扁所謂的“要”,而不是扁府所用的名詞或形容詞“imperative”(必要)。

  美國專家

  警示扁將衝撞臺海底線

  近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項目主任傑夫裏貝德也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記者警告:“美國怎麼想,幾乎已經不在陳水扁的顧慮中了,畢竟,他只剩下一年的任期。但反過來説,美國還是很在意陳水扁的所作所為,原因無它,只因為他讓兩岸形勢吃緊。”

  對於陳水扁再次試圖衝撞美中的臺海問題底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葛來儀認為,美國政府應該發表更嚴厲的講話,以阻斷未來陳水扁食髓知味,繼續做出挑釁性的言論。

  葛來儀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説道,“我的看法是,華盛頓越早向臺灣‘政府’傳達一個比較嚴厲的資訊越好,這也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葛來儀套用了一個美國諺語“弄巧成拙”來形容陳水扁的新論調,暗示這個聽來近似舊論、實際內容卻恰恰相反的聲明,聽在美國人耳中可説是格外刺耳。

  “我們最要防範的就是陳水扁逐步地由言論(‘臺獨’)過渡到行動上的‘臺獨’。美國的軟回應可能潛在地導致陳水扁做出更多挑釁的作為,就象我們在2003年時經歷過的一樣。”當時陳水扁陸續提出“制定新憲”、“全民公投”等訴求,最終引發佈什總統在來訪的中國總理溫家寶面前公開批評臺灣領導人。

  “駐美代表”

  暗示美不會放過陳水扁

  即將調職的臺灣“駐美代表”李大維近日也在華盛頓表示,“四要一沒有”的事件還沒有終止,未來新上任的“駐美代表”吳釗燮必須在這方面繼續與美方加強溝通;他暗示美方不會放過陳水扁。

  上週六晚,老早在度假休息的美“駐臺代表”楊蘇棣,突然接到來自美國白宮的緊急電話,為臺美程式作業已近一個月的“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接任“駐美代表”人事案火速拍板定案。

  吳釗燮駐美,引爆外界諸多揣測。

  其實,從年初起,陳水扁的2008選舉戰略早已佈局就緒。3月初陳水扁終於自己拋出“四要一沒有”,正式開啟所謂“獨立”、“正名”、“新憲”、發展”四大主軸,而如何減輕美國壓力的重擔,則落在新任“駐美代表”吳釗燮身上。

  面對2008“硬戰”來臨,陳水扁決定欽點非傳統“外交官”的親信“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出任第一位民進黨籍“駐美代表”,現任“駐美代表”李大維轉任“駐加拿大代表”。這是民進黨“執政”後,在美國插上的第一支“綠旗”。陳水扁決定臺美關係將採取“總統府”、“外交部”雙線作業,不再全部仰賴“外交部”的單線模式,他將代表陳水扁,肩負向美方解釋陳水扁“強硬路線”的所謂“重任”。

  島內“鷹派”抬頭

  聲稱自己“不是臺獨基本教義派”而是“國家利益派”的吳釗燮18日也表示,他曾擔任處理涉外事務的“總統府副秘書長”,對陳水扁的思考有足夠了解,“可以很容易地直接(向美方)詮釋”陳水扁的想法。

  從吳釗燮的人事安排以及傳聞扁之親信、“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可能接任現任“部長”李傑,再加上“外交部長”黃志芳,顯示陳水扁的嫡系人馬已全面掌握兩岸、“外交”與“國防”大權。

  前“陸委會主委”、國民黨“立委”蘇起即指,陳水扁近來一連串人事異動都是“鷹派”抬頭,以應對陳水扁在任最後一年對兩岸關係的挑釁。

  披露內幕

  民進黨公關公司頻告狀

  據了解,國民黨籍“駐美代表”李大維和美國國務院一直維持頗不錯的關係,過去陳水扁要換“駐美代表”,都要考慮美方的態度,這次之所以可以順利換人,最關鍵原因是,民進黨在美委託的公關公司,和美國執政的共和黨關係密切,而該公司要角就多次對臺灣高層反應,李大維不適任。

  美專家敲打吳釗燮

  吳釗燮出任“駐美代表”實為為“法理臺獨”鋪路。

  美國知名兩岸問題專家容安瀾19日指出,臺美關係的關鍵在於臺北也應該考慮到美國的國家利益:“除非臺北很快了解到,美國對於挑戰到它本身國家利益的事將會快速回應,從他(指吳釗燮)抵達到明年五月臺北換新‘政府’,臺美關係緊張在這一年當中可能會升高。”

  容安瀾曾任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現任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在華府政策圈被認為是經常能反映美國政府主流意見的專家之一。他説,如果陳水扁接受“第二共和憲法”或“臺灣憲法”的主張,它對兩岸關係可能的影響幾乎可以確定會導致臺美關係緊張。

  容安瀾説,如果是這樣,吳釗燮個人關係、專業技巧再好,跟陳水扁再親密,都將無法化解這樣的局面。

  陳水扁(後左)8日出席“外交部”舉辦的新春聯歡晚會。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右)也應邀出席,但兩人刻意避開對方目光。
 
  來源:《東南快報》

分享到: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