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世界關注胡錦濤考察人民日報 

時間:2008-06-27 14:33   來源:人民日報

  “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2007年10月15日,人民大會堂。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重要論斷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做好黨和國家工作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同志們辦報紙也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希望同志們立足國內、面向世界,不斷提高人民日報國際新聞報道的品質和時效。”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社。胡錦濤總書記對黨中央機關報的殷切期望再一次牽引了世界的目光。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順應當今世界發展大勢的必然要求,是適應中國同國際社會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更加注重從國際國內形勢的相互聯繫中把握髮展方向,必須更加注重從國際國內條件的相互轉化中用好發展機遇,必須更加注重從國際國內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創造發展條件,必須更加注重從國際國內因素的綜合作用中掌握髮展全局。

  人民日報是廣大讀者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同時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辦報,為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這是新時期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人民日報在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歷史進程中承擔的神聖使命。

  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離不開中國。

  轟動世界的聲音

  胡錦濤總書記6月20日對人民日報社的考察,轟動世界。

  胡錦濤在網際網路上同網民的直接互動,關於國際報道工作提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的要求,都在國際媒體和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有評論指出,“中國領導人的這一標誌性舉動,給世界上尊重和熱愛中國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奧比斯》國際事務雜誌主編詹姆斯庫斯教授指出,胡錦濤關於辦報紙也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的講話,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來講,都是一個積極的貢獻。庫斯教授指出,近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穩步發展,具有建設性,特別是在經濟與金融領域更是如此。而且,中國的快速發展帶動著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日益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對南亞、非洲乃至整個發展中國家的帶動作用更為明顯。由於中美關係越來越密切,胡錦濤的講話對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也具有指導意義。

  美國東西方研究所總裁兼行政總監睦融霜對本報記者説,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的考察與講話,對中國的未來意義重大,是一個使人感到鼓舞的進展。由於全球化進程及中國對外開放,中國將日益與世界融合,中國領導人選擇與一種更具全球視角的網路進行互動的方式,來強調國內國外的密切聯繫。在全球媒體中能聽到不同的聲音是很重要的,無論是來自中國的聲音,還是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聲音。只有這樣,國際聽眾與讀者才能對事情有更加平衡的觀點。這是在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中國領導人的這一標誌性舉動,給世界上尊重與熱愛中國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國知名學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指出,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強調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密切聯繫,理應受到歡迎。中國的進一步開放,必將受到國際社會的歡迎,也必將有助於增強中國的“軟實力”。

  韓國多家媒體報道了胡錦濤同網民交流的情況。21日的《朝鮮日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的網際網路使愛國主義在中國人民之間傳播,尤其是以“80後”為代表的中國網民,一直站在中國愛國主義熱潮的中心,他們對西方媒體有關西藏的報道提出了強烈抗議;在四川地震發生後,他們又掀起了一股志願者熱潮。韓國媒體認為,胡錦濤歷史性地“擁抱網路”,也是對網民們傳播愛國主義的行為的肯定和鼓勵。

  法國主流媒體在第一時間對胡錦濤與網民進行線上交流一事進行了報道。法新社和《世界報》的新聞標題裏均突出了這次“網聊”的歷史性意義。文章詳細報道了胡錦濤與網友互動,並對網友頗為好奇的“主席上網都看什麼”,“政府是否關注網民聲音”這兩個問題給予認真回答。

  加拿大全國性報刊《環球郵報》刊發了路透社記者撰寫的題為《胡主席,您在網上看什麼?》的特寫,該文記述了胡錦濤在人民網和2億多中國網民在網上交流的情況,認為中國領導人正在利用網路了解人民的要求,聽取人民的建議和意見。

  國際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指出,胡錦濤對人民日報社的考察,是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最新標誌,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民主政治的新進展。(駐外記者席來旺、莽九晨、李琰、李文政采寫)

  自信開放 積極互動

  遠見之舉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研究學院中國項目主任沈大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胡錦濤強調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是富有遠見之舉,也是對世界現實有著清醒認識的反映。沈大偉認為,將“內”“外”加以區別,是中國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之一,但當今世界的現實是,經濟全球化已將所有社會、政府和經濟聯結在一起,國內與國際的界限已不能輕易劃分, 國內發展與國際關係的互動日益頻繁,相互影響顯而易見。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前助理國務卿幫辦謝淑麗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在過去的20多年裏,中國是從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和金融體制中受益最多的國家之一,因此,中國理所當然是這一開放體制的支援者。中國也將成為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大國領導人所面對的挑戰是其國際合作主張能夠得到國內民意的充分支援,因為國際合作在短期內可能並沒有強調本國人民迫在眉睫的利益。享有國際聲譽的國家不僅應該對本國人民負責,而且也應該對外部世界承擔責任。國際社會歡迎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歡迎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每個人都意識到,世界需要同中國一道解決我們所面對的全球經濟、環境、健康挑戰,以及預防和解決國際及地區衝突。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員裴敏欣認為,將國內國際統籌加以考慮,是中國改革開放日益深化的必然結果。在封閉年代,甚至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都不必理會或不太在意國際社會如何看中國。今天,隨著中國逐漸融入國際社會,中國與國際社會相互依賴的關係日益加深,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意識開始增強。中國所追求和代表的價值觀與全球的價值觀之間並沒有鴻溝。中國對外部世界的高度重視表明,中國願意承擔自己應盡的國際責任,在局部和與中國直接有關的問題上,承擔起一定的領導責任。這樣做,不僅有利於中國營造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也符合世界利益。

  布魯塞爾知名智庫歐洲政策中心創始主席史坦利克羅西克是本報記者的一位老朋友。他是布魯塞爾的一位活躍人士,近年開始研究中國,每年訪華數次,也時常著文發表對中國的看法。

  克羅西克先生對中國領導人提出的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思想深表贊同。“胡錦濤重視統籌國內國際政策是絕對正確的。”“在歐洲,人們正親眼目睹國內與國際政策邊界及彼此互動的模糊化。”他説,任何發生在中國的大事都會在歐洲甚至世界産生影響,反之亦然。“為此,無論是歐盟委員會,還是歐盟成員國政府,都非常重視跨越國際國內事務的邊界,進行統籌考慮。”克羅西克舉例説,能源安全既是個國內問題,也是個國際問題,為了統籌兼顧,歐盟委員會共有四五個總司參與決策,並有常設聯絡機構,負責日常協調。“這裡注重橫向協調,而非僅僅垂直指導。其好處之一是,負責具體事務者具有開闊視野,從而不會僅限于著眼本部門利益。其結果是決策變得更加合理全面”。

  他説,世界各國都相互“連結”,國內部門就更沒有理由不相往來。在他看來,中國不同部門在相互協調這一問題上近年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仍有需要完善之處。中國媒體開始重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有利於政治決策的民主化,可使中國發展避免不必要的挫折。“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目前所面臨的能源安全、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威脅、犯罪與毒品走私等重要問題,很難完全通過國內政策得以解決”。

  消除誤解 加強中國與世界互動

  在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媒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媒體可以影響數以百萬計人的觀念和行為。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正加速進行國家建設,中國媒體對此更需要擔負起責任,而不應像西方國家媒體那樣,更多關注的是揭露和批評。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中國傳媒中心主任戴雨果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戴雨果表示,西方媒體歷來對中國有誤解,也許是因為受了一些記者的影響,他們總是認為中國是威脅或是對手,因而有關中國的負面報道很多。只有雙方減少誤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才能展現在世人面前。

  戴雨果説,上個月中國四川發生了十分不幸的地震災難,中國政府反應迅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許,西方大多數媒體進行了充分的客觀報道。“我十分高興地看到中國政府和西方媒體都做得很好,彼此消除了誤解,這對雙方都有幫助”。

  戴雨果強調,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中國也需要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現在中國電視臺有外語頻道,報紙也有外文版,這是向世界傳達資訊的一個很好渠道。中國媒體的駐外記者越來越多,這有助於更好地報道世界,讓中國人民更多地了解其他國家。“但我認為,中國媒體一定要避免西方媒體所犯的錯誤。近年來,包括英國媒體在內的西方媒體為了削減成本,往往派一些不懂當地語言、文化的記者前往某些國家和地區,比如在伊拉克就是這樣。有不少記者所做的報道經常與真實情況不符。另外,中國媒體派出駐外記者任期不能太短。記者在某個國家待得時間越長,才能越了解當地情況,作出的報道也才更符合實情”。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奧比斯》國際事務雜誌主編詹姆斯庫斯教授指出,談到“中國聲音”在世界輿論中的地位,必須指出的事實是,“中國聲音”沒有被國際社會廣為接受的責任不在中國方面,而在西方尤其是美國與歐洲方面。這是因為,儘管中國媒體一直在向世界發出聲音,但是往往不被西方所傾聽。例如,在西方媒體中,關注經濟發展的媒體,十分關心中國的發展與中國的政策,它們是願意認真聽取中國的聲音的。但是,那些更多關注政治議題的媒體,所謂自由派媒體,其目光多集中在人權問題,就是不願意聽取中國的聲音,往往顯得比較膚淺,有時甚至荒唐,簡單地認為中國如何如何。當前,有些西方媒體已經成熟,比較聰明,而有的則不成熟,顯得愚蠢。中國與世界各國均需要加強互動與交流,其中西方社會需要進行更多的改進。

  美國《世界日報》副總編輯趙俊邁説,加強媒體間的交流、溝通是務實並卓有成效的做法。中國因素已經成為西方媒體報道的熱門詞彙,大多數美國民眾認識了解中國的渠道是各類媒體,大眾傳媒是最簡易、最普及、最廣泛的了解通路。儘管有一些西方媒體刻意負面報道,只要身子正,何怕影子斜?中國在國際上所處的地位,所受到的評價、所獲得的關注,總體上是積極而正面的。

  樹立形象 自信開放地走向世界

  紐約《僑報》主編鄭依德説,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歷經“機遇論”、“崩潰論”、“威脅論”和“複雜論”。過去的“中國熱”都是由西方政、學、新聞界點燃的,與民眾日常生活較少直接關聯。今天,美國民眾忽然發現,他們不但置身“中國熱”而且正在參與製造“中國熱”。從身上穿的服飾到起居室內的DVD放映機,從裝修用的釘子到番茄醬,都是價廉物美的中國貨;從中國領導人親臨華爾街敲響證券交易之鐘到楊利偉遨遊太空,從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到姚明在NBA賽場上的優異表現,都代表著中國走近世界和她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本報記者採訪的一些美國人士認為,隨著國力的增強,社會的日益開放,中國應該更加自信地與國際媒體打交道。無可否認,這些年來通過政治、外交、宣傳的努力,中國已在國際上贏得了比較正面的形象。但是由於中國的機體太大,潛力和爆發力太強,她的迅速發展又隨時可能被西方政、商和新聞界的“意見領袖”引導到負面的認知上。況且,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全球化雖然推動了經濟一體化,但同時也加劇了國家和民族的自我認同危機感,以致“軟實力”的競爭反倒愈加激烈。與世界更加積極互動的中國,必須堅定一個信念,即只有中國自己最具解釋權和發言權。中國應該也必須在世人築夢中國時,搶得先機,以更大的自信、更高的透明度、更寬闊的開放來面對國際媒體,一起來挖出一條認識中國、理解中國的通道。

  《俄國熊看中國龍——17—20世紀中國在俄羅斯的形象》是一本介紹中國因素在俄羅斯的發展進程以及在俄制定對內對外政策方面所發揮作用的書,引起廣泛關注。該書作者、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盧金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中國和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世界渴望了解中國。”

  盧金認為,現在世界能夠聽到中國聲音,電視和網路發揮了很大作用。在俄羅斯,只要在家裏安裝一個專用天線,就可以收看中國中央電視臺第四套和第九套節目。“如果有俄文頻道就好了!”盧金説話的語氣裏透著期待。不過,對於那些對中國感興趣的俄羅斯人來説,人民網等著名網站的俄文版是很好的資訊來源。此外,俄文版的《中國》雜誌也定期向俄羅斯人介紹中國。俄媒體呈現給受眾的對中國的印象正在一天天變好。

  俄羅斯人了解中國,更多地是通過直接交往。每年前往中國的俄羅斯人有五六百萬人次,也就是説每25個俄羅斯人中就有一個去過中國。今年俄羅斯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俄羅斯的友好國家排行榜上,中國居第一位。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前駐北京事務所所長、海外調查部研究員江原規由對本報記者説,國際化有助於中國與世界互動,有助於傳達中國聲音。對四川大地震的報道和國際對應就是中國聲音比較成功的展現。

  江原規由説,過去30年世界經濟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經濟走進世界。伴隨中國經濟總量增加以及融入世界經濟的速度加快,中國的發言權不斷增加和增大,主要表現之一是中國參與的國際會議越來越多。對於中國來説,今年最大的國際盛會是北京奧運會,這將是中國與世界聯繫最緊密的舞臺。(記者馬小寧、章念生、王如君、何洪澤、席來旺、張光政、于青采寫)

  文明互敬促和諧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中國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成為中國各項工作,包括媒體工作的一個重要出發點。這是胡錦濤總書記6月20日考察人民日報社時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

  今天的中國與世界越走越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天的世界越變越小,成為人類的“地球村”,這是一種全球發展趨勢。不同的文明在“貼近”之際,産生了種種不適和矛盾,這也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中國人民在近代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道路探索,為民族和文化的振興前仆後繼,逐步形成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形態,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近代的歷史發展告訴人們:其一,中國的社會發展是中國自身歷史、文化和環境的産物。中國人民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主體。其二,中國的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史。古老的中華文明必須具有開放胸襟,通過不斷的外界交換,汲取人類的全部優秀文化成果,才有存續生機和活力。在一個難以自閉的時代,自閉的文明往往會萎縮乃至消亡。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作為經濟發展最迅猛的發展中大國,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榮損與共。作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平等一員、作為國際體系的重要成員,中國是國際事務的積極而重要的參與者。今天,“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説,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在這種現實面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成為我們當前觀察事物,做好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一個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的時代,沒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是不行的,沒有善於學習的態度是不行的,沒有自主創新的精神也是不行的。在人際社會中,人不能喪失“自我”,也不能一味“自我”。在國際社會中,也是同理。

  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國選擇了和平發展的復興之路。這是基於中國和世界歷史經驗的選擇,是順應時代潮流的選擇,也是體現中華文化特性的一種選擇。中國提出了世界各國和平共處的原則、互利共贏的經濟主張、國際關係民主化的要求、和諧世界的理念,反映了中國的“世界觀”,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這些理念在世界上正獲得越來越多的理解和認同。

  自古以來,中國的思想家就有著“人類大同”的理想,有著“美美與共”的文明互敬理念。這是一個人類之夢。儘管今天的現實離這個夢還遙遠,但人類不能沒有夢,世界不能沒有夢。(黃 晴)

  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6月20日上午,正在人民日報社考察的胡錦濤總書記到人民網與網民線上交流;

  短短幾分鐘,中國各大新聞網站上百億頁面流量流向人民網,億萬中國人通過網路“目擊”總書記與網民線上對話;

  幾個小時後,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等多家外國媒體紛紛給予報道……

  這是我們時代的真實場景——科技的進步,使得新聞的形成機制、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重塑了社會輿論的格局;而改革開放,讓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世界更加關注中國。

  當地球變成一個“村落”,新聞輿論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辦報紙也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更真實、更生動、更具世界眼光地發出“中國聲音”,是黨中央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極富時代感的要求。

  今日之中國,站在新的時間節點上。30年的改革開放,讓一個古老的民族重新走入世界的視野。中國對世界的關注,與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同樣是史無前例的。

  有一組數字意味深長。截至2006年12月,共有來自49個國家的319家新聞機構606名外國記者在華常駐。與2002年相比,駐華外國新聞機構增加了近百家,記者人數翻了一番。

  外國新聞機構日益飆升的“中國熱”告訴我們,國外受眾迫切需要了解中國的發展變化,媒體如果不是惟一的途徑,也是極為重要的途徑。一方面,中國媒體直接面向世界發言;另一方面,駐華記者也大量通過中國媒體了解最新發生的新聞,從各自的角度講述“中國故事”。

  因此,我們的新聞報道,是世界打量中國的一個窗口。當技術的變革讓資訊傳播打破了國界,將一切置於聚光燈下,無論是國際報道還是國內報道,都是今日中國的講述者,也是中國形象的塑造者。更具世界眼光地報道中國,才能讓中國在我們的文字中鮮活,在我們的報道中豐富,在我們的鏡頭前生動;更加主動地關注國際事件,評析國際風雲,才能更鮮明地表達中國立場,更有力地發出“中國聲音”。

  我們的媒體在精心打造中國與世界交流對話的平臺。如果沒有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的主動意識,沒有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廣闊視野,就很難在紛紜複雜的國際輿論環境中,發出響亮的“中國聲音”,也很難在“地球村”中塑造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形象。

  中國正經歷著一段特殊歲月:一方面哀慟地震遇難者,用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重建家園;一方面即將舉辦奧運盛會,兌現對世界的莊嚴承諾。這悲喜兩重的特殊情緒,對新聞媒體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時更公開、更主動,在報道國際新聞時更全面、更理性;如何在多元國際輿論環境中,增加中國立場的感染力、影響力,是新聞媒體“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必須回應的時代課題。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