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世界稱讚中國救災

時間:2008-05-19 09: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5月18日,空降兵某部官兵在傳送石袋扎橋墩。 空降兵某部官兵自5月13日進入地震重災區平武縣南壩鎮後,全力搶險救災。由於南壩鎮和外界被一條湍急的河流阻斷,這支空降兵抗震救災部隊克服重重困難,在急流上用竹排緊急架設一座“生命橋”。 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四川大地震已經發生近一週,救援行動仍在緊張進行。外媒指出,在這場中國式的救災中,中國的人民、政府與軍隊的表現都贏得了世界的讚賞。

  “第二次長征”

  韓國《朝鮮日報》記者17日發自都江堰的報道稱,中國政府已投入10萬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展開救援,持續同地震抗爭。

  這篇題為《中國軍隊棄槍扛鍬赴災區展開救援大長征》説,運送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的200多輛軍用卡車和大巴風塵僕僕地聚集在都江堰紫坪鋪鎮。這裡是從四川省成都市通往震中汶川的要道,距離汶川縣邊界2公里。軍人們背著鐵鍬和救急糧食,開始徒步走向汶川縣。這裡距離震中汶川縣中心約60公里,距離最近的映秀鎮30公里,而且都是山路。

  南京軍區的一名解放軍戰士説:“為了和災難搏鬥,我們開始展開第二次長征。”

  運送救災物資和傘降部隊的直升機不停地飛往汶川縣。

 

 5月18日,海軍陸戰隊戰士在轉移受災群眾。

  地震發生後,有400多名群眾在轉移途中被困在大山深處的清平鄉高橋路段,缺水斷糧。18日清晨6時,由海軍陸戰隊兩棲偵察隊50名骨幹隊員組成的救援突擊隊,徒步十多公里的塌方山路,排除千難萬險,攀越多處塌方路段,採取分組接力的方法,火速轉移群眾。截至發稿時,救援突擊隊將綿竹天池鄉和清平鄉83名因地震被困6天的群眾成功營救到安全地帶。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全世界讚賞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19日報道稱,大規模的救災努力,以及中國政府在應對災難過程中顯現的透明度,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賞。

  《紐西蘭先驅報》上週末發表社評稱:“中國在對本週四川災難性地震的反應中,展現出同情、公開和效率,給國家帶來新形象。”

  曾在“9?11”之後發表著名言論稱“現在,我們都是美國人”的法國《世界報》在社評中稱,中國很好地應對這場災難。

  5月19日4時58分,北京天安門廣場在正常的升旗儀式後下半旗,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這是武警戰士升起國旗。 新華社記者 唐召明 攝

  感動無所不在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9日發表的一篇讀者文章稱,汶川5.12地震讓每個人揪心。近兩天幾乎所有的話題都是這場災難,幾乎周圍所有人的情緒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一致:沉重,哽咽,盈眶的熱淚。但同時,我又時時被周圍的氛圍所感動,切身的體會著所有中國人心手相聯的熱潮澎湃。

  文章説,溫家寶總理親臨現場,喊話已嘶啞的嗓音依然殷切傳送對災民的萬千關切;看著他無助而又萬分痛楚地安慰哭喊的幼童,強忍淚水對小孩説“馬上你就有奶粉、餅乾吃了……”,這個畫面讓人心碎。

  電視的鏡頭中不時播出為義務獻血在街頭雨中排著長長隊伍等待的人們;

  央視新聞頻道男主持話語哽咽,幾次停下低頭平穩情緒;

  網路中到處流傳的災區自救故事,一個個舍我為人的故事令人淆然淚下,人性的光輝如此讓人真實、真切的感受;

  無數企業捐助,日益增多的捐贈在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捐助名單讓人心中涌上暖潮……

  三天全國哀悼日

  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道稱,中國國務院當天宣佈,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中國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

  根據這項宣佈,5月19日14時28分起,四川大地震發生整整一週時,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有關方面還宣佈,奧運火炬傳遞也將暫停3天。據信,這是中國首次宣佈自然災害全國哀悼日。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地震局宣佈,在經過對地震參數的詳細測定後,已將汶川地震震級從7.8級修訂為8級。

  在此之前,中國國務院公佈了汶川大地震最新的傷亡數字。地震至今已經造成全國合共32477人死亡。此外,國務院數據還顯示,截至18日14時,地震造成的傷者已經超過22萬人。

  目前地震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重災區之一汶川也再次有生還者獲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繼續在災區察看,18日抵達什邡市。副總理李克強則抵達綿陽慰問災民。

  中國衛生部表示,目前災區已經實現醫療救治全覆蓋,也沒有發現重大傳染病疫情。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