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金融時報:中俄尋找超越西方民主模式之路

時間:2008-01-11 13:01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1月8日文章,原題:非自由資本主義,俄羅斯和中國規劃自己的路線圖

冷戰期間,人們很自然地會將俄羅斯和中國歸為一類,因為它們是兩個最大的共産主義國家——西方主要的意識形態對手。

1989年,自由市場經濟和民主似乎呈風卷殘雲之勢。那個時代的特徵被弗朗西斯?福山抓住了,他在那年夏天發表了著名的《歷史的終結》一文。

儘管很快批評福山就成為了一種時髦,但他論文中的很多元素從那以後就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産生了很大影響。這一思想的邏輯是這樣的:共産主義作為一种經濟模式失敗了,俄羅斯和中國必然要走自由市場經濟之路,經濟的自由遲早會導致政治自由。新技術的出現,以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也增加了這一論斷的説服力。

但是,“歷史終結”之後的19年,俄羅斯和中國並沒有如那些自由、民主決定論者預言的那樣。與此相反,他們的政治精英們正在尋求一種超越西方模式的選擇。這個新的俄-中模式是威權而不是民主,它試圖將資本主義與經濟在國家的主導作用結合起來。

中俄這一共同意識形態在國際上的表現就是“上海合作組織”。這個成立於2001年的地區組織尊重國家主權,尋求限制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力。在聯合國,這兩個國家頻頻反對西方國家對某些政府施壓的努力。

正如冷戰期間那樣,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擁有完全一致的世界觀是錯誤的。中蘇分裂反映了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和蘇聯的對抗;如今,中俄之間依然存在相互猜疑和戰略對抗的因素。這兩個國家的出發點就完全不同,中國的經濟繁榮已經經歷了一代人,而且是建立在製造業基礎上的;而俄羅斯的快速擴張時間更短,也更脆弱——是由油氣價格上漲驅動的。

在政治上,中國共産黨仍然掌握權力;俄羅斯共産黨現在成了徹底的反對黨。在外交上,俄羅斯仍然自認為是一個世界大國,而中國剛剛開始將自己的影響力投向亞洲以外的地區。軍事上,俄羅斯被外界廣泛認為在走下坡路,而中國已經開始持續增強其軍事實力。

除了這些不同點,俄羅斯和中國在意識形態上的共同點越來越明顯,似乎他們的統治精英在如何應對經濟和政治壓力上達成了共識。這一共識就是,伴隨經濟成功的準威權主義。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阿扎?蓋特最近就在《外交》雜誌上撰文指出,如果西方民主國家遇到了經濟困難,那麼“一個成功的、非民主的第二世界將被許多國家看作是誘人的選擇。”(雷志華譯)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