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2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人揭開了特大藝術中心的面紗
上週末,中國國家大劇院正式向中國社會名流打開了其水下通道。
這個耗資4億美元的巨型建築群在同一個穹頂下分設有音樂廳、歌劇院和劇場。它被設計成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其地位正如緊臨的天安門被認為是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一樣。
劇院工作人員説,該建築群豪華和流光溢彩的內部裝飾、先進的音響效果以及機械學上的成就可以與歐洲和美國的任何一座大會堂相媲美。
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在星期六的開幕儀式上宣稱,這是“中國的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具體例證”。
然而,法國人保羅?安德魯設計的這座大劇院也因造價不斷上升、對安全的擔憂和美學效果挑戰同樣吸引了人們的大量關注。
組織者説,劇院的導演們必須為從12月底到明年4月這第一個演出季安排出可靠的演出計劃。開幕演出節目是中西經典音樂劇的同臺演出。
國家大劇院與由其他外國建築師設計的眾多建築作品———包括奧運會鳥巢體育場和中央電視臺新大樓———一起重新塑造了北京的輪廓,也折射出了中國的遠大雄心和不斷膨脹的國庫。
安德魯的這個建築創造與另一名法國人設計的上海大劇院一樣,成為中國頂級的演齣劇院之一。
隨著其他城市爭相投入成百上千萬美元打造各自的“文化櫥窗”,這一領域將會變得擁擠。一名倫敦建築師正在為廣州建造一座歌劇院。一名加拿大建築師已經與一些較小的城市簽署了建造演齣劇院的四個合同。
所有這些表明中國是正在經歷一場文化復興,還是大型建築競賽尚需進一步觀察。中國已經培育出了世界一流的古典音樂家,包括在星期六晚上進行獨奏表演的鋼琴家李雲迪。然而中國的音樂團體、芭蕾舞團和交響樂團受到的關注卻遠遠不及這些音樂廳。他們面臨著資金制約、公眾漠視等問題。
“中國需要一座像這樣的頂級國家演齣劇院”,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吳祖強説,“但是推廣國家文化需要廣泛的努力,這需要對我們的方式做出一些調整”。
官員們稱這座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其規模是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的兩倍。它的設計目的就是引人注意。(作者約瑟夫?卡恩,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