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聯社:從澳大利亞到非洲,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時間:2007-09-26 12:44   來源:參考消息

  【美聯社卡拉薩9月14日電】題:從澳大利亞內地到非洲,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記者:威廉福爾曼)

  影響了世界生活方式

  多年來,中國經濟的繁榮影響著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最明顯的是通過從服裝到電腦等各種貼有“中國製造”標簽的商品。但現在,經濟發展還帶來了一些不能僅以小玩意兒來衡量的東西——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力量對比的變化。

  現在,中國的觸角從澳大利亞沙漠穿越撒哈拉延伸到亞馬孫叢林,是這些地區向中國供應商品,而不是相反。中國逐步增強其政治和外交影響力,尤其是在非洲,它向非洲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援助。就像以前的美國一樣,中國正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從阿根廷到美國弗吉尼亞的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程。

  要了解為什麼中國的影響力逐漸延伸到境外,算一算就明白了。如果中國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到2015年它將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已經消耗全世界32%的大米、47%的水泥和1/3的香煙。

  一個有影響力的木材工業協會的負責人路易斯卡洛斯特雷蒙特説,巴西雨林各偏僻城鎮砍伐出口的木材有30%流向中國,卡車沿著泥濘的道路行駛數百英里將成品運到河港。現在,許多中國買家前往巴西洽談生意,在商務會談時幾乎總有當地的華裔朋友或親屬陪同。

  特雷蒙特説:“10年前,巴西人對中國一無所知;後來中國的需求暴漲,他們大量採購。這種木材做地板非常棒,他們很喜歡。”

  借助中國的採購浪潮,2002年以來巴西聖保羅交易所股票指數上升了300%以上。

  中國從波蘭購買採煤設備,在衣索比亞和尼日利亞鑽探石油和天然氣,在尚比亞的銅礦業投資數億美元。它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今年的銷售數字有望達到5.2億部。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在為自己的人民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同時,中國也在為自己的産品到處尋找市場。

  飽受戰爭破壞的賴比瑞亞電力匱乏,中國生産的虎牌發電機維持著當地經濟的運轉。援助機構和外交官偏愛的西方品牌太貴,不是像穆罕默德基亞武之樣的小型業主能負擔得起的。30歲的基亞武在首都蒙羅維亞經營著一個電話攤。在發電機平穩的運轉聲中,他説,一台二手虎牌發電機只要50美元。“但要買二手的美國或歐洲發電機,250美元都不夠。它們不是為我這種人生産的。”他預言,由於為普通人製造商品,中國“很快會抓住非洲普通百姓的心”。

  帶來了越來越多煩惱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戴維茨威格説:“中國人不想打仗——他們只想通過做買賣成為大國。過去,一個國家想要擴張就必須徵佔領土。現在無需爭奪殖民地了,只需擁有有競爭力的商品。”

  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公司預測,如果中國保持現在的經濟發展勢頭,到2027年,它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許多發展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還能再快速增長20年。

  然而,在世界舞臺上影響力日增給中國也給其他國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煩惱。

  隨著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不斷提高,一些西方國家擔心它會破壞旨在推進民主的努力。為了確保市場和爭取盟友,中國加大了對非洲和亞洲建設的援助力度。但緬甸、辛巴威和蘇丹等因人權狀況不佳而失去西方支援的國家也獲得了中國的援助。

  描寫中國和西方的書《中國幻想》的作者詹姆斯曼説:“從某意義上講,這將使我們融入一種新的國際秩序,在這種秩序下,我們所熟悉的民主或開展有組織的政治活動的權力不再被視為準則。”

  中國還面臨著以前的大國也曾遭遇的一些不安情緒。在非洲和亞洲,有人抱怨,參與中資大型基礎設施工程的主要是中國工人和企業,沒有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和財富。

  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的兄弟、政治評論家穆萊齊姆貝基把用非洲資源換取中國製成品的做法比作以前的殖民行為。穆萊齊姆貝基在非洲發展銀行不久前舉行的上海會議上説:“這種局面是不可持續的。非洲需要保護自己的自然資源,以備將來用於自身的工業化。”

  背上了莫須有的黑鍋

  消費者也提出批評,中國商品背上了品質不可靠的壞名聲。在美國,中國進口商品的品質標準引起憤怒。在玻利維亞,小販們撕掉或涂掉一切能表明所售商品是“中國製造”的東西。

  就連那些從中國的經濟增長中獲益的人也表露出一些擔憂。美國貿易特使卡蘭巴蒂亞在最近的講話中稱,美國航空航太業巨頭波音公司預計中國將在今後20年內成為美國以外的全球第一大商業航空市場,它將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以上的商用飛機。

  但波音公司的工人依然擔心中國會致力於自行製造飛機。明年,中國計劃試飛一架國産的能容納78至85名乘客的中型噴氣式飛機。它還宣佈計劃在2020年前大量生産能容納150人的飛機。

  這正是西方和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遭遇。他們打入中國市場,最終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設計被仿製。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已經在向海外進軍,他們去年出口了32.5萬輛汽車——大多是銷往亞洲、非洲和拉美的低價卡車和公共汽車。

  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奇瑞公司剛剛宣佈與克萊斯勒集團達成協定,將在兩年半內實現合作生産並向西歐和美國出口汽車。

  鋻於中國崛起的速度,中國自己正努力消除這些擔憂或許不足為奇。北京的口號是“和平崛起”。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