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網評:大搞“集團政治”,美國只會給中東帶去更多動蕩

2022-07-19 11:29: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中東行回到華盛頓。拜登此前曾高調宣稱要開啟美國和中東關係“新篇章”,但此行無論是從沙特“求油”、還是拉攏中東盟友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等算盤都紛紛落空。可以説,拜登此次中東行在爭議中開始,也在失敗中結束。

  發生於2018年的沙特記者卡舒吉在伊斯坦布爾遇害事件,是過去幾年裏導致美沙關係持續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競選期間,拜登曾信誓旦旦地承諾要讓沙特因卡舒吉事件成為國際舞臺上的“賤民”。也正因為此,當白宮宣佈拜登此行的目的地包括沙特之後,便在美國引發巨大爭議。特別是拜登此訪恰逢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美國通脹壓力持續的當口,拜登對沙特這個中東産油大國的訪問,更讓人看清了美國挂在口頭上的“價值觀”的成色。

  拜登這場“以美國利益為重”的訪問,對形勢本就複雜的中東來説,根本毫無助益。以巴以問題為例,拜登對前政府巴以政策的繼承,令巴以問題持續難解。儘管拜登對約旦河西岸進行了訪問,並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進行會談期間,還宣佈美國將向巴勒斯坦提供3.16億美元的援助,但他未能宣佈重開美國駐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領事館,他也沒有像奧巴馬、小布希和克林頓那樣提及佔領或結束佔領的必要性。美國中東研究所巴勒斯坦和巴以事務項目主任哈立德埃爾金迪説:“如果拜登連‘佔領’這個詞都説不出來,誰能想像本屆政府能夠結束它以達成兩國解決方案?”

  巴以問題難解,也讓拜登推動阿以關係改善的努力遭遇阻礙。7月16日,沙特民航局宣佈將向所有航空公司開放其領空,為更多往返以色列的飛越航班鋪平道路。儘管以色列總理拉皮德稱此舉是“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但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稱“在與巴勒斯坦達成兩國解決方案之前,沙特不會與這個猶太國家關係正常化”。

  更糟糕的是,利字當頭的美國還盤算著將“集團政治”的劇本帶進中東。過去這些年,美國的戰略重心逐漸從中東轉向亞太,中東在美國外交佈局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美國更希望將中東盟友推到地區安全事務、保衛自身和美國利益的第一線。在拜登出訪前,就有美媒放出風聲説,美國想要鼓動以色列、約旦、沙特、阿聯酋等國打造所謂的“中東版北約”。從表面上來看,美國是想讓這些中東盟友通過合作更多負擔起保衛自己和地區安全利益的責任,但實際上卻是想通過鼓動組建這種聯盟,將這些國家作為美國遏制伊朗的工具,並進一步將這些國家綁上美國“戰車”,與俄羅斯和中國在中東地區進行博弈。拜登16日就赤裸裸地在吉達峰會上表示,美國“不會讓中東由中俄或伊朗填補真空”,充分暴露了美國意圖維護在中東的控制權和霸權的真實目的。

  一個過去幾十年裏不斷在中東挑起事端、發動戰爭,留下無數爛攤子、製造巨大人道災難的國家,現在還要將“集團政治”這把火引向中東,只會製造更多動蕩和混亂。正如《紐約客》專欄作家羅賓懷特所言,“為期四天的訪問凸顯了拜登在中東政策上的失敗”,“將美國的政策和中東引向了‘更危險的方向’”。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