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網評:美國洗不白原住民問題的原罪

2022-05-07 11:08: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內文圖.jpg

5月5日,美國原住民社區和活動人士舉行遊行活動,呼籲關注原住民權益。

  當地時間5月5日是美國的“土著人失蹤或被謀殺意識日”。當天美國多地原住民團體舉行活動,紀念受害者並敦促美國政府採取更多行動保護美國原住民權益。美國要在原住民問題上還清歷史欠賬,用設立一個紀念日來作秀顯然遠遠不夠。

  原住民團體推動設立這一紀念日的初衷,是為了提高美國民眾對原住民女性失蹤或遭謀殺案件的關注度。美國城市印第安人健康研究所2018年發佈的一份報告稱,謀殺是美國原住民女性死亡的第三大死因,美國印第安保留地的暴力發生率是全美平均水準的10倍。美國國家司法研究所2016年的一項研究還發現,84.3%的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婦女在一生中經歷過暴力,其中56.1%曾遭受過性暴力。可以説,設立“土著人失蹤或被謀殺意識日”本身,就凸顯了當前美國原住民面臨的巨大生存困境。

  原住民問題是美國原罪。自白人踏上北美大陸之日起,北美印第安人就陷入了深深的夢魘之中。500多年來,歐洲殖民者和後來的美國政府,一直通過屠殺、驅趕、強制同化等手段,系統性地剝奪美國印第安人的生存權和基本政治、經濟、文化權利。據統計,在1492年白人殖民者到來之前,這片土地估計生活了500萬印第安人,而到了1900年,美國原住民數量僅為23.7萬人,裴奎特、莫西幹、馬薩諸塞等十余個部落全部滅絕。如今,這個曾是北美主體人口的族群,僅佔美國全部人口的2%。

  同時,美國政府還通過採取所謂“強制同化”、設立或資助所謂“印第安寄宿學校”等手段,對原住民實施“去部落化”和文化滅絕。美國政府全面剝奪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權,摧毀印第安人保留地、進而瓦解其部落,強行對“混血”印第安人實施“去部落化”、損害印第安人的身份認同。美國先後共開設了367所印第安寄宿學校,分散在29個州。在這些學校,印第安兒童遭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歷史學家普雷斯頓麥克布賴德估計,在這類學校,可能多達4萬名兒童直接死亡或死於居住環境糟糕,實際死亡人數恐怕更高。這些殘酷的事實都證明,美國根本就是建立在原住民的悲慘遭遇與血淚控訴之上的。

  時至今日,美國印第安人的生存權和基本政治、經濟、文化等權利仍遭到嚴重侵犯。根據美國印第安人健康服務局發佈的報告,美國印第安人預期壽命比美國人平均壽命低5.5歲,糖尿病、慢性肝病和酒精依賴症的發病率分別是美國平均的3.2倍、4.6倍和6.6倍。相關學術研究顯示,在美國各族裔群體中,印第安人的預期壽命最短、嬰兒死亡率最高;印第安青少年藥物濫用的發生率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3.3倍,酗酒發生率高出1.4倍,自殺率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9倍。新冠疫情更進一步放大了印第安人在醫療領域的弱勢地位:美國疾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18日,印第安人的新冠肺炎患病率是白人的2.8倍,病亡率是1.4倍。《大西洋月刊》評論説,從歷史上遭驅逐、屠戮和強制同化,到如今整體性的貧困和被忽視,原本是這片大陸主人的印第安人卻在美國社會聲音微弱。《洛杉磯時報》評論稱,原住民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深嵌在美國社會組織架構和法律體系中。

  美國原住民的種種遭遇,只是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的冰山一角。根據《2020年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在教育、就業和收入等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非洲裔美國人都遠低於美國白人。然而,美國黑人女性遭監禁的概率是白人女性的2倍,黑人男性遭監禁的概率是白人男性的6倍。亞裔、穆斯林等少數族群在美國也經常受到歧視和侵犯。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停止仇恨亞裔及太平洋島民”機構總共收到10370起攻擊亞裔的報告。美國—伊斯蘭關係理事會2021年一共收到了6720件申訴,包含移民、就業、執法等全方位針對穆斯林群體的歧視案件。2021年11月2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少數群體問題特別報告員費爾南德瓦雷納表示,美國法律體系在結構設計上就對富人有利、為其提供豁免,而只懲罰窮人,特別是少數族裔,使得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數族裔不可避免地陷入貧困代際迴圈。種族歧視早已深深根植于美國社會,成為“沒有疫苗能治”的痼疾。

  如果美國拒絕真正反省自己的歷史欠賬,如果不能用真真切切的行動來解決種族痼疾,再多的“政治作秀”、再漂亮的口號包裝,也不可能贏取包括原住民在內的廣大少數族裔和國際社會的信任。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