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不入流的小黨成了大流?德重新認識選擇黨

2017年10月10日 09:07:2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推翻以往認知】

  為防範納粹思想以及極右翼勢力復活,以往德國主流媒體對選擇黨相關話題的報道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大多簡單地給這一政黨貼上“納粹”、“極右翼”等標簽,把其支援者簡單定位於“白人藍領”、“教育缺失”或是“低收入”階層。

  不少選擇黨的潛在支援者擔憂被貼上這些標簽,選擇不表露自己的政治傾向。

  然而,本次大選後的民調卻發現,選擇黨73%的選民把自身經濟狀況界定為“好”。選前不久的民調也發現,同情選擇黨的選民中,近四成收入高於平均水準,三成屬於中等收入者,推翻了不少媒體對選擇黨支援者的單一概括。

  一些分析師認為,對於德國社會未來的焦慮可能主導了部分支援者的情緒。美國學者伊麗莎白海涅曼指出,以歷史類比,1933年納粹黨上臺時,經濟不景氣,納粹黨的支援者也不全是失業者,他們中不少人有穩定工作,一些是小企業主。

  德國媒體現階段也似乎在重新認識選擇黨,“口誅筆伐”之外,增加了多層面的分析。選擇黨舉辦新聞發佈會,記者席先前往往坐不滿兩排,如今已經需要提前佔座。(張遠)(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