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芬郵報》援引古巴奧爾金大學法學教授托雷斯 羅慕洛的話説:“旅遊業的收入正幫古巴人改善生活,可以讓古巴有更多用於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和科研等社會項目的資金。”但到訪古巴的美國遊客數量並沒有預期的那樣多。古巴的主要外匯來源是旅遊業,去年全年外國訪古遊客總數達到420萬人次,其中來自美國的遊客只有28萬人,不足7%。每天飛往古巴的150個國際航班中,絕大多數來自歐洲、加拿大和拉美地區,美古間航線自去年下半年開通後,由於客源不足一直未能達每天20個航班的規劃數量。在遍佈古巴各旅遊勝地的高檔合資酒店中,來自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酒店集團是主要投資方。
美國對古巴的全面封鎖仍沒有解除,古巴特産的雪茄煙和朗姆酒不能在美國市場銷售。同樣,在哈瓦那幾家大的國營商店裏,《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看不到什麼美國商品。古巴人説,我們想吃大米要去半個地球以外的越南買,想喝葡萄酒只能從隔著大西洋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進口,近在咫尺的美國商品要想出口到古巴仍受到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8》去年曾來哈瓦那取景,但今年上映後,古巴人還無法看到。在古巴的電視節目中,沒有美國的影視劇,只能看到有關特朗普的一些時政新聞。事實上,一些古巴人對這類美國的文化産品也沒什麼興趣,墨西哥電視臺拍攝的西語電視劇更對他們的胃口。
正因如此,在部分古巴人看來,美國與古巴改善關係,還沒有直接改變古巴百姓的生活。在古巴,食品仍以政府供應為主,麵包、大米、麵粉等都憑本供應,供應本之外一些生活所需品價格也不是很高。正如古巴阿爾特米薩大學法律專業學生洛加斯所説,從2014年12月,奧巴馬和古巴領導人勞爾 卡斯特羅宣佈啟動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算起,古巴和美國要實現深層次轉變,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肯定不夠。洛加斯認為:“美古關係好轉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認為特朗普是一個商人,他不會從奧巴馬政府取得的進步中倒退,他將佔據古巴市場。新的酒店和商店都不只是為了古巴人,也是供全球遊客使用。”
“古巴不理會美國説什麼”
韓晗説,古巴在美國多年封鎖下,保持了國家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旅遊業一直被視為古巴發展的重要部門,但外國遊客增加的同時,也要增加投入和進口來滿足遊客增加帶來的需求,這對古巴未來的貿易發展和公共政策管理提出挑戰。這是當前古美關係改善、古巴繼續“更新”進程中需要應對的新情況。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