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性教育不止關乎青少年的健康,它更是實現公眾性健康,預防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統計顯示,美國年齡在15至19歲的女性懷孕率5倍于瑞典,這一人群中淋病發病率是瑞典的2倍。除了學校,性教育有必要深入社區,以及社會的各個層面。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適當的性教育不但不會讓性行為提前,反而會推遲性行為,讓年輕人對自己的行為更負責;對性無知,倒是會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使其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造成性病、意外懷孕、危險流産和過度性焦慮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完整的性教育體系,適應年輕人需求的服務機構,社會輿論的成熟等因素的結合,無疑可以讓性教育的版圖更加完整。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與其戴著有色眼鏡,不如克服難以啟齒的心理坦然面對。悅納科學性教育的大方和直白,才是讓孩子懂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最有效方式。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