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評論稱安倍上臺後急需扭轉“內憂外患”局面

2012年12月25日 13:31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本月16日的日本眾議院選舉中,以安倍為首的自民黨以絕對優勢壓倒民主黨獲勝,獲勝後的自民黨將聯合公明黨組閣重返政壇。自民黨執政後,急需扭轉野田內閣遺留下來的“內憂外患”格局。其中,重振經濟是安倍新內閣穩定民心、緩和各方矛盾的重頭戲。

  “印鈔”治理通縮不容易

  自去年以來,地震、海嘯和核電站事故的三重打擊重創日本經濟,經濟復蘇任重道遠。從內需來看,對未來的悲觀情緒使日本國內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持續低迷。而從外需來看,受美歐經濟衰退和“購島”事件影響,日本外貿出口下滑,貿易逆差不斷增加。由於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失速,日本經濟在短期內難以獲得增長動力。同時,受災後日元升值和國內經濟衰退影響,企業開始新一輪的海外生産轉移,國內重現産業空心化,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0%。從日本經濟的現狀來看,想要重振日本經濟,就必須首先解決通貨緊縮和日元升值的問題。本月26日正式起步的安倍新內閣,將重啟經濟財政諮詢會議,在內閣府設立日本經濟再生本部,具體審議和制定經濟復蘇計劃。按照安倍的競選綱領,其執政後將以治理通縮和日元升值作為首要的經濟目標。

  在大選期間,安倍提出治理通縮必須製造通脹的觀點,並制定了經濟復蘇的“321”目標(即名義GDP增長率3%、通貨膨脹率2%和實際GDP增長率1%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安倍甚至稱將不惜修改日本銀行法,賦予日本央行制定通脹目標和無限制購入國債的權力,以滿足“增印貨幣”的政策需求。大選後的本月20日,日本央行隨即公佈新增10萬億日元基金用於購買日本國債,實施新一輪的放量寬鬆措施。但是,由於日本央行將公佈日期選擇在大選之後,其穩定物價的傳統職能和不受政局干擾的獨立性開始受到日本各界的廣泛質疑。再加上公佈日期和美歐的放量寬鬆措施前後呼應,這進一步加大了全球流動性氾濫引致新一輪危機的風險。筆者認為,從日本國內經濟來説,考慮到工資和價格的黏性特徵,在短期內通過“增印貨幣”來實現通脹目標並不容易。同時,“增印貨幣”容易引致債務貨幣化。特別是當投資者對中長期物價上升有所預期的時候,資本市場的中長期利率將迅速上升,其結果可能引發日本國債價格的暴跌。此外,債務貨幣化也可能把日本政府的公共債務負擔轉嫁給日本國內的金融機構和廣大國民。因此,今後安倍內閣對於制定通脹目標的政策考量有可能為其下一輪經濟危機埋下隱患。

  貶值日元恐有“副作用”

  從邏輯上講,安倍的通脹目標計劃與其試圖下調日元匯率,製造日元貶值的政策目標表裏一致。其目的是通過日元貶值來振興日本出口,進而拉動國內經濟。一般來説,下調日元匯率也就意味著市場利率的下調。筆者認為,以目前日本國內市場利率處於較低水準的現狀,進一步增加貨幣供給量只能使日本重返10年前的“流動性陷阱”時代,對日元匯率下調難以形成實質性的影響。相反,在美歐外需減少、出口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日元的貶值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其貿易逆差。

  儘管如此,安倍新內閣的“口頭宣傳”仍然會提振市場信心,産生一定的“示範效應”,並引發一次性的日元匯率下跌和股市上揚。但是,由於貨幣政策的調控難以在短期內奏效,所以包括消費、投資和進出口在內的日本實體經濟如果不能在明年上半年有所起色的話,自民黨將難以在明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日本就可能會再次上演“扭曲國會”鬧劇,國內矛盾也將進一步激化。如果事態照此發展,為了穩固政權根基,自民黨政權極可能重蹈民主黨的覆轍,通過外交內政化來激化與鄰國的矛盾,以掩蓋其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作者陳子雷繫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東亞經濟研究中心、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