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韓國進攻型軍事動作或引發半島新危機

2012年11月09日 08: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來,韓國軍事動作頻頻,並呈現進攻型態勢,使得朝鮮半島局勢又陡然升溫。10月24日,韓美兩國舉行了第44次安保協議會,重新認定朝鮮是兩國“最大的威脅”,並協商構築在朝鮮發射導彈前對其進行打擊的“殺傷鏈體系”。10月25日,韓國舉行了覆蓋韓國全境的“護國軍演”,參演人員多達24萬人,涵蓋韓軍各軍種以及警察系統。

  本月稍早時候,韓美兩國達成一致,美國同意韓國將彈道導彈射程由現在的300公里延長至800公里,以實現打擊範圍覆蓋朝鮮全境,韓國海軍也宣佈將大規模擴充大型艦艇部隊。韓國的一系列進攻型軍事動作引起了朝鮮的強烈反應,甚至韓國國內的一些學者也認為,韓國正在走“黷武之路”,朝鮮半島也可能因此而孕育出新的、更大的危機。

  韓國咄咄逼人背後有深意

  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恩上任後,在堅持“先軍政治”的同時,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發展經濟中,朝韓關係也出現了短暫而難得的相對寧靜期。韓國近來卻主動打破平靜,連續在軍事上發力,咄咄逼人的背後,韓國有著自己的戰略考量。

  首先,東北亞的整體安全壓力緊繃是韓國軍事動作頻頻的大背景。近一個時期以來,東北亞國家由於島嶼和海洋爭端,彼此間矛盾持續升級。加大軍事實力,以保障和鞏固自身利益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最重要的戰略選擇。韓方認為,朝韓間傳統張力沒有絲毫緩和,新領導人金正恩對韓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高風險。

  在應對以朝鮮為主要威脅的同時,韓日獨島之爭今年呈升級之勢,韓國力求加強軍力以應對多種可能的安全威脅。韓國此次擴大後的導彈射程不僅覆蓋了朝鮮全境,而且覆蓋了中國、日本和俄羅斯部分地區。韓國軍方高級官員曾直言不諱地指出,韓國海軍建造大型戰艦的長遠目的是抗衡日本海上自衛隊。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也在最近公開表示,東北亞仍有多個安全風險要素,中國經濟增長和軍事影響力的增強使得東北亞的安全和經濟版圖不斷發生變化,話語間影射了“中國的威脅”。

  其次,韓國意圖為形成獨立作戰指揮能力鋪墊實力基礎。一直以來,美韓軍事同盟中的作戰指揮權為美國所壟斷,韓國在作戰指揮權的問題上一直矛盾糾結。一方面,作戰指揮權在本質上是國家主權的象徵,韓國一直希望能夠實現獨立作戰指揮。另一方面,韓國在安全防衛上對美軍有重大依賴,它也擔心收回作戰指揮權後,美軍在軍事支援上會出現鬆動,同時,韓國對自身的獨立作戰指揮能力也並不自信。

  根據韓美的磋商,美方原計劃于2012年向韓方移交作戰指揮權,但由於李明博政府自認“能力不逮”,而將移交時間延後至2015年。面對緊迫的時間節點,韓國力求快速推進整體軍事實力,以為最終收回並駕馭作戰指揮權做實力上的鋪墊,從這一角度來看,韓國在未來還會有更多加強軍事實力的作為。

  最後,作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一環,韓美在強化軍事實力,鞏固同盟關係上相互倚重。美國自啟動戰略東移以來,不斷使用謀略在整個亞太地區佈局,其中,通過策動地區張力來為自己加分是其屢試不爽的手法。在東北亞方向,韓國和日本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兩翼。美國先是借助中日釣魚島爭端,加大對沖繩和關島基地的軍事投入,並把日本打造成其全球反導體系的亞太第一道防堤。

  一直以來,韓國在美國的亞太反導戰略中並不積極,甚至另起爐灶,引進了俄羅斯的反導技術,致力於建立獨立的低層反導體系。美國通過朝鮮半島的傳統張力,在支援韓國提升軍力的同時,鞏固同盟關係,減少韓國的離心傾向。而倚靠美國加強自身的防衛能力也正是韓國的迫切需求,美韓可謂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