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魚鷹”部署沖繩並非日本之福

2012年10月12日 08: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備受爭議的“魚鷹”運輸機已部署到美軍駐沖繩島普天間空軍基地,在西太平洋地區局勢日益緊張的今天,美國和日本不顧周邊國家和沖繩島內民眾強烈反對,堅持將“魚鷹”戰機部署到敏感地區,意在東亞戰略對弈中加入更多力量籌碼。

  美國和日本一再聲稱該部署計劃是為了進一步鞏固美日同盟關係,加強《美日安保條約》的可靠性。但很有可能,美國帶來的“魚鷹”之福會變成“魚鷹”之禍,迫使日本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

  美軍此次部署到沖繩的MV-22型“魚鷹”運輸機是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研製定型,直到2006年年初才批量投産的傾轉旋翼機。它既具有普通直升機垂直起降和空中懸停的能力,又兼備螺旋槳飛機高速巡航的能力。美軍專家介紹,“魚鷹”運輸機飛行速度最快可達每小時500多公里,是傳統直升機速度的兩倍,運輸能力是直升機的三倍,而飛行距離更是遠遠高於性能不佳的CH-46直升機。

  由於其速度快、航程遠、有效載荷較大等優點,特別適合執行兵力和裝備突擊運輸、戰鬥搜索和救援、特種作戰、後勤支援等方面的任務。因此對於大量部署在沖繩基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而言,“魚鷹”運輸機是遠端投送的有效武器平臺。

  雖然“魚鷹”運輸機憑藉先進的技戰術性能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新“寵兒”,但其穩定性和可操控性一直受到軍方質疑。MV-22型“魚鷹”運輸機自2006年批量生産到2011年間,共發生了30起事故,可謂事故高發。特別是它調整雙翼狀態時容易造成渦環狀態使飛機失去控制俯衝墜地,成為“魚鷹”難以治愈的頑疾。

  “魚鷹”事故頻發,但美國軍方卻執意要將它部署到沖繩基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看中了海外基地難得的實戰檢驗機會。通過一系列軍事演習和實兵投送,美軍不僅可以發揮遠端機動的優勢,同時還可改進裝備的技術問題。從這點來看,美軍主要是為自己考慮,而一旦“魚鷹”發生重大事故,日本政府則會面臨內部更多的責難。

  儘管“魚鷹”運輸機安全性飽受詬病,但它的部署對於提升美國在東亞地區的軍事力量投送能力,還是有幫助。

  駐日美軍的絕大多數力量部署在沖繩及其附近海空基地。沖繩基地群距韓朝“三八”線約600公里,距中國的上海800多公里,距臺灣島為640多公里,它能夠有效地監控東亞熱點地區和海上航路。據估計,作戰半徑近千公里的“魚鷹”運輸機部署在沖繩島,可將在東亞地區的兵力投送時間縮短到一個小時內,從而為美軍爭取作戰主動權奠定基礎。

  但從作戰力量的比較和“魚鷹”運輸機的實戰能力上看,此次部署還僅限于實驗階段,其戰略意義遠大於實戰意義。

  首先,“魚鷹”運輸機僅部署了12架,在作戰力量結構上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它對於美軍大規模提高垂直機動能力沒有太大作用,而對於小規模特種作戰,僅靠“魚鷹”投送少量海軍陸戰隊兵力實際意義不大。

  其次,“魚鷹”雖然在投送能力上優於直升機,但其對空和對地攻擊能力並不強,噪音較大且不易操控,戰時還必須依靠其他海空力量進行保護,對美軍的協同能力又是一個新的考驗。

  最後,“魚鷹”運輸機維護和修理費用極其昂貴,大量部署此類飛機,對於剛剛經歷過十年反恐戰爭的美國來説又是一筆不小開支。雖然美國高調宣佈重返亞太,但也不得不算經濟賬。

  目前,美日高層針對12架“魚鷹”運輸機在普天間空軍基地部署情況多次發表聲明,強調部署行動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但其真正戰略意圖卻是相互利用。

  從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角度上看,美軍正面臨著地區熱點問題持續升溫、潛在戰略對手日趨強硬的現狀,更新美軍現有駐軍作戰裝備,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是駐日美軍的迫切需要。利用周邊事態和爭議問題做文章,正是美軍新裝備進駐沖繩美軍基地的最好藉口。

  從美日軍事同盟的角度上看,美國充分利用《美日安保條約》,提出加強駐日美軍實力,大肆宣傳保護日本“安全”,意在迷惑日本島內民眾,給自己貼上維護“正義”的標簽,最終迫使日本政府服從美國東亞戰略部署,甘當美國“馬前卒”。

  從日本自身的戰略環境上看,目前日本外部面臨著諸多領土和領海爭議,日本認為,潛在和現實的戰略對手正不斷擠壓自身戰略空間。而日本內部政治格局極不穩定,右翼勢力有所抬頭,野田政府犧牲沖繩民眾利益的做法,實際上是政治鬥爭的結果。

  因此,“魚鷹”運輸機的部署,作秀意義大於實戰意義。但這也提醒我們,美國已明顯加快了亞太軍事力量投放的步伐。(作者宋立煒 吳進 單位:解放軍邊防學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