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近5年物理諾貝爾獎一覽 09年由華裔科學家獲得

2012年10月10日 11:08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法國人塞爾日阿羅什和美國人戴維維因蘭德因為粒子控制研究而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認定,兩名獲獎者“獨立發明併發展測量和控制粒子個體、同時保持它們量子力學特性的方法”。評委會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宣佈這一消息時認定,兩人“開啟量子物理學實驗新時代的大門,顯示不必損毀量子粒子個體,就可以直接觀測它們”。

  新聞人物

  阿羅什

  1944年生於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現為法國籍。他1971年在巴黎皮埃爾與瑪麗居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職于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和法國綜合理工大學,現為法蘭西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阿羅什的獲獎,使法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達到了55人。

  維因蘭德

  1944年生於美國密爾沃基,1970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職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解“糾纏”

  阿羅什1944年在摩洛哥出生,1971年在法國首都巴黎的皮埃爾和瑪麗居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法蘭西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

  他的研究課題,涉及一種名為“量子糾纏”的現象。

  所謂“糾纏”,是基本粒子所處微觀層面上,單個粒子一方面難以與周圍環境分離;另一方面是一旦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隨即失去量子特性;另外,如果兩個粒子相互作用,即使兩者分離,互動作用會繼續存在。

  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量子物理學理論所預言的諸多神奇現象難以在實驗室環境下直接“實地”觀測和驗證,只存在於研究人員的“思維實驗”中。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阿羅什及其同事所作研究援用量子光學原理,探究光和物質之間的基本互動,具體手段是把原子送入一個“陷阱”,控制並測量“陷落”在陷阱中的光子。

  設“陷阱”

  維因蘭德與阿羅什同年,美國出生,1970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任職。

  維因蘭德及其同事所作研究與阿羅什及其同事幾乎同時起步併發表論文,所援用方法的理論依據相同,所採用的手段同樣有許多相似點。

  只是,實驗中,維因蘭德設下“離子陷阱”,其中離子帶電,繼而借助光子控制和測量這些離子。

  無論是“光子阱”、還是“離子阱”,依照諾獎評委會的説法,都顯現“獨創性”,在兩位獲獎者創制這些方法以前由其他研究人員認定為“不可能”。他們的成果因而具有“奠基意義”。

  兩位獲獎者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4萬美元)獎金。不過,由於歐洲經濟狀況不佳所致,與2011年度諾獎相比,獎金總額縮水20%。

  求“疊加”

  上世紀80年代至今,維因蘭德和阿羅什所研究的領域長足發展。

  其實,與“量子糾纏”相伴,是另一種現象,名為“量子疊加”,可望提供理論基礎,促成下一代超級電腦。

  現有電腦、或稱“電腦”,採用二進位數據格式,即每一個數據單元、或稱“比特”非“0”即“1”。

  “量子疊加”狀態下,“量子比特”可以是“0”或“1”,可以是兩個“0”,也可是兩個“1”。這意味著,至少在理論上,電腦數據容量可以大大增加,數據處理速度相應提高。

  鋻於粒子研究的“純科學”性質,諾獎評委會對本年度獲獎成果的實際應用沒有“渲染”表述,只提及兩名獲獎者所創制方法的一個實例:促成研發“極為精準”的時鐘,精度比現有銫原子鐘高百倍。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