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和晚婚直接影響了日本的生育率,日本的一些地方政府,比如奈良縣,也出面組織相親會,還有些地方的工商會也舉辦相親活動。但是,相比于日本整個經濟大形勢的不景氣,這些對策始終難以根本扭轉現狀。
韓國高學歷女性未婚比列最高
在相鄰的韓國,上周的一項統計稱韓國“剩男剩女”人數20年內也在增長達3.4倍。《全球華語廣播網》韓國觀察員南黎明説在韓國適婚人群中普遍有一個觀念:結婚不是必須,是一種選擇:
南黎明:近年來剩男剩女的問題成為韓國社會一個非常突出的社會現象,據首爾市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首爾市生育最佳年齡段20-35歲的女性未婚率為50%之多,而且日前一個調查還顯示説,韓國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已經突破了30歲,高學歷女性的未婚比例最高。
男性跟女性相反,學歷越低剩男就越多,男性比較喜歡選擇比自己低一個等級的女性,而女性正好相反,喜歡選擇比高一個等級的男性結婚,結果最高等級的女性和最低等級的男性就成了剩男剩女。數字化時代有能力的女性是越來越多,喜歡過自由生活的男性也是越來越多,在經濟條件不受制約的情況下結婚已經不再是人生的必須,而是一種選擇,如若不是十分的傾心就不會輕易的走進結婚的殿堂,可以説這種婚姻觀也是造就了大批韓國剩男剩女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澳大利亞華人婚嫁面臨諸多考量
看來很多東方國家都有剩男剩女的困擾,而在西方國家中,雖然也有大量單身未婚人士,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被剩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