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23日起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新一輪伊核問題談判。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六國以及伊朗的代表當天在巴格達“綠區”內一起坐到了談判桌前。今年4月,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重啟了中斷一年的核問題談判,為外交解決伊核問題又重新帶來了一線曙光。而經過一個多月的溝通與交流,本次的巴格達會談有可能成為伊核問題的一個“關鍵點”。國際社會對此次巴格達會談的期待是:
走出“猜疑怪圈”,建立基本互信
無論是在美國內部,還是在其他西方國家,目前仍然有很強大的勢力,反對對伊朗讓步。美國參議院在22日通過了一項新的制裁伊朗議案,該議案將制裁範圍擴大到了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和伊朗國家油輪公司,進一步收緊了對伊朗出口石油的限制。參議院的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表示,新制裁是要告訴伊朗,解決伊核問題仍然存在著多種選擇,美國不排除使用武力。而在伊朗方面,伊朗陸軍于談判開始的23日當天,在中部的伊斯法罕省舉行局勢演習。伊朗軍方稱,在演習中將展示伊朗軍隊在不對稱戰爭中的能力與策略。保守派主導的伊朗議會此前也聯名發表公開信,要求談判代表在巴格達會談中不能在原則問題上向西方妥協和讓步。美伊各自展示出的這種“示強”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雙方立場的差距,也預示著外交解決伊核問題仍然存在著很大的障礙,可能無法通過一次談判“一蹴而就”。
伊核問題自産生至今已近10年,其核心是西方懷疑伊朗核計劃背後隱藏著發展核武器的目的。西方大國始終堅持,伊朗已經具備或正在謀求具備製造核武器的能力,而伊朗擁有核武器無論如何都是不可接受的,要儘早扼殺掉伊朗的這種能力,哪怕是這種願望都不能有。伊朗一直認為,“伊核問題”是西方為打壓伊朗而編造出來的,其目的就是想搞垮伊朗。伊朗從始至終堅決否認其核計劃具有軍事目的,並一再強調,自己有權和平利用核能並掌握全部相關核技術。
目前伊朗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之間缺乏最起碼的互信,伊朗認為西方只是以核問題為藉口對伊朗施壓,其要求不斷核查的真實意圖是想刺探伊朗軍事情報。因此伊朗一直拒絕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西方核查人員開放全部核設施,並拒絕提供相關資料和本國核專家名單。
而西方又懷疑,恰恰是在伊朗拒絕開放的那些設施中可能藏有其發展軍用核計劃的秘密。伊朗與西方之間由此産生了一個相互猜疑的怪圈,導致解決伊核問題的進程屢屢受挫。而且經過多次較量,伊朗與西方之間的猜疑和積怨越來越深,使得這一問題幾年來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棘手。因此,要真正解決伊核問題,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建立一定程度的互信。
抓住“機會窗口”,探求和平解決新思路
當前,伊核危機出現積極勢頭: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5月21日實現了上任後對伊朗的首次訪問;伊朗方面態度明朗,希望就伊核問題解決方案達成協定;此前奧巴馬在八國峰會上重申,各國承認伊朗和平發展核能的權利,但要遵守國際規定和準則。同時八國集團敦促伊朗抓住這一機會,實現以談判、和平的方式解決核問題僵局。這説明八國集團已達成一致,承認伊朗有和平發展核能權利。
據報道,此次巴格達核談的關鍵集中在鈾濃縮和核查問題上。讓人們看到出現鬆動的是,西方國家不再堅持讓伊朗完全放棄鈾濃縮計劃,暗示伊朗可以保留純度為3.5%的鈾濃縮活動,但必須停止生産20%濃度的濃縮鈾,這一立場顯示出了一定的靈活性。而對伊朗來説,核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其形象,消耗了其大量資源。西方持續的制裁也對其造成了巨大壓力,並不斷擠壓著它的國際生存空間。因此伊朗也改變了以前“鈾濃縮問題不能談判”的立場,在強硬表態中也體現出了靈活性,重新回到了談判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