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希臘議會舉行了選舉。根據7日公佈的最終計票結果:新民主黨得票18.85%,比上次大選低了約15個百分點;左派政黨聯盟得票16.78%,從議會排名第五躍升為第二大黨;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泛希社運)得票13.18%,從執政黨淪為第三大黨。
自去年11月帕潘德里歐辭職以來,希臘一直由新民主黨和泛希社運兩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執政。過去幾十年,希臘一直由這兩大政黨輪流執政。在處理歐洲事務時,它們有共同主張,比如支援歐洲一體化進程、支援希臘繼續待在歐元區、支援財政緊縮政策等。但目前希臘的情況是,經濟滑坡、失業率居高不下,選民們認為這是由於政府執行財政緊縮政策造成的。
選民對政府不滿,最有效的手段是用自己手中的選票發言,將眷戀權力的政客趕下臺。在2009年的希臘大選中,泛希社運獲得44%的選票,而左派政黨聯盟的得票率只有5%。希臘此次大選清楚地表明,選民用選票懲罰了執政者。
除了懲罰執政黨以外,憤怒的希臘選民也將一些極端政黨推到了政治前臺。比如金色黎明黨獲得了將近7%的選票,在議會獲得21個席位。這在1974年希臘軍人獨裁政府被推翻以來還是首次。
因此,英國《金融時報》把這次選舉結果稱為希臘的“政治地震”。
自從2009年年底爆發主權債務危機以來,希臘社會已被嚴重撕裂,號稱代表希臘民眾利益的政黨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活躍。在這次選舉中,參選政黨多達32個。但從政策主張來看,它們基本上可以被分成兩大陣營:一方是新民主黨和泛希社運兩大政黨;另一方是其他小黨。前者支援緊縮政策,而後者則反對。所以,此次大選在某種意義上來説,也是一次關於希臘如何應對債務危機的“全民公決”。
希臘議會共有300個席位,任期4年。如果某一政黨獲得超過50%的議席,該黨領導人將被任命為新政府總理;如果沒有任何政黨獲得絕對多數,得票居前三位的政黨將各有3天時間組織聯合政府;如果3個黨組閣失敗,將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一位來自泛希社運的前內閣成員説:“我們面臨著一場僵局。支援緊縮政策的政黨擁有議席數量,不足以形成任何形式的穩定政府。預計,希臘不久將舉行新的選舉。”(記者 張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