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顯露 中國須強化法律手段應對

時間:2012-03-13 10:50  來源:法制日報

  然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自1991年拉斯科公司電風扇案起,美國商務部態度有所轉變。本案的大致情況是,1991年拉斯科公司針對中國出口的電風扇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商務部在調查中同時運用了替代國數據和生産商的實際數據確定正常價值,得出了從0%至10.47%的傾銷幅度。拉斯科公司不滿意商務部的終裁,認為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商務部在確定出口産品的正常價值時不應當使用中國企業提供的數據,遂向聯邦國際貿易法院起訴。一審和上訴中,拉格斯公司均告失敗。在商務部的終裁結果即將公佈之際,拉斯科公司提出反補貼調查申請。美國商務部在處理這一案件時,表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態度。拉斯科公司提出,儘管中國整體屬於非市場經濟,但電風扇製造業卻基本上遵循市場規律,因此反補貼法可以適用。商務部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它有義務審查電風扇製造業是否實際上按市場機制運轉,如果得出了肯定的結論,再分析反補貼法是否可以適用於一個行業。商務部指出:“區別市場經濟與非市場經濟的顯著特點是普遍的私有制以及政府沒有取代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根據這兩條標準,商務部衡量了中國的電風扇製造行業,在初裁中認為“其運營環境與我們在鋼絲案中確定的非市場經濟有實質不同”。接著商務部審查反補貼法對這樣的行業是否能夠適用。美國商務部提出,如果承認存在市場導向型産業,則計算正常價值時要使用企業自己的成本數據,政府提供的補貼就沒有體現出來。也就是説,如果排除了政府的補貼,企業的價格就不會那麼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産業不能通過反補貼措施得到救濟,顯然將處於不利地位;反之,如果一個産業被認為是非市場經濟,就會採用替代國的數據來計算正常價值,政府的補貼在計算正常價值時就沒有關係了。據此,商務部認為,如果確認一個非市場經濟中的某一産業為市場導向型産業,則可以對其適用反補貼法的規定。但商務部認為中國電風扇生産行業還不能算是市場導向型産業。根據這一結論,商務部在該案反補貼調查中作出了否定的最終結論。但美國商務部的分析表明,如果中國的某一産業被確認為“市場導向型産業”,就有可能對其適用反補貼法。

  自2004年加拿大對我國出口産品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後,美國也從2006年11月對中國産品展開雙反調查。據WTO的統計,到2011年6月底,美國已經對中國出口産品發起了29次反補貼調查,實施了22次反補貼措施。2008年9月,針對美國對非道路用輪胎的反補貼措施,河北興茂輪胎有限公司等企業將美商務部訴至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010年10月,國際貿易法院作出判決,認定美國商務部在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情況下,採用替代國方法同時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存在雙重救濟,要求美國商務部停止徵收對中國涉案企業的反補貼稅。美商務部不服判決,提出上訴。經過一年的審理,美上訴法院在2011年12月19日作出判決,維持了一審判決,裁定美商務部不能在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情況下進行反補貼調查。這實際上維持了20年前判決中的觀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