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二戰歷史博物館的陳先生告訴記者,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日本開始給一些受日軍侵略的東南亞國家提供援助,日本企業也逐漸地開始在這些國家投資,成為這些國家製造業增長的支柱。同時,駐在當地的日本商業社團每年都到日本死亡者墓地祭奠,這些社團給日本政府尋找遺骸提供了很多幫助。
據記者了解,東南亞人近年來對日本人的好感度大增,也成為日本人能夠在這裡建那麼多紀念碑的社會基礎。一些地方為吸引日本投資,甚至不惜有意“抹去”當年日本的暴行,讓那段歷史變成一些乾枯的數字。在新增的不少日本死亡者紀念碑上,均有反映和平祈願的字句,有的還是與當地的對日友好協會之類的團體一起立的。所有這些石碑旁豎立的説明,有和平的字句,但大都缺少對歷史事實的簡要回顧,有的只説是死了多少日本人和哪些國家的人,應當紀念,這顯然是在有意塗改歷史。這些有“和平”字樣的石碑與那些死亡日本軍人的墓地往往混雜在一起,也在影響著當地百姓,特別是年輕人對日本人的看法。
日本政府和民間為搜尋遺骨不遺餘力
英美等國對海外軍人墓地的看護都是國家行為,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當地看護人從他們那裏可以拿到報酬,日本也不例外。去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法案,要求政府向相關國家尋求幫助,以找到所有遺骸。記者查閱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官方資料,二戰期間死於海外的日軍、軍屬及民間人士約240萬,至2009年初遺骸被找到或送還的約有125萬具,另外預計有35萬人葬身大海,其餘還殘留在海外。1952年4月,日本政府開始蒐集海外戰歿者遺骨,並由厚生勞動省專設的遺骨收集事業所負責收集和安置。日本民間機構日本國戰死者遺體收容團、日本“遺族會”、JYMA日本青年遺骨收集團、戰友會等組織獨自或與厚生勞動省協力到海外搜尋日軍遺骸。
2001年,蒙古國政府應日本政府的要求,在烏蘭巴托市南郊修建了在蒙日軍戰俘紀念碑。2004年8月,日本外相川口順子訪問蒙古時,蒙方向日方提供了10100名二戰後在蒙被俘的日本人的情況資料,其中有1686人因疾病或饑餓死亡。那座陵園紀念堂用大理石砌成,頂部數米寬,開有一圓口。《環球時報》記者去當地採訪時,陽光正好從那個圓口上透射而下,打在地板上,形成一個日本國旗的圖影。看到這個圖影,記者立刻聯想到在各地日本死亡者紀念碑上所刻的“招魂”和“英靈”那樣的文字。
記者在烏蘭巴托南郊的日本戰俘陵園中看到的資料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加大搜尋二戰遺骸的力度,政府逐漸介入並與對這些國家的援助聯繫起來。也是從那時開始,日本經濟逐步上升,對外援助增加。幾乎與此同時,日本沒有深刻認識戰爭的一面開始漸漸地顯露而出。1975年,時任日本首相首次在戰敗投降日參拜靖國神社。1977年,日本文部省修改標準歷史書,抹去二戰中日本的暴行。上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日本人去海外搜尋日軍遺骨和立紀念碑的高潮。
半個多世紀來,日本在海外搜尋日軍遺骨和修建陵園的行動一直沒有停息。日本政府計劃在2015年二戰結束70週年時完成在前蘇聯地區和蒙古等地搜尋所有死亡者遺骨的“艱巨任務”。不久前,在印度阿薩姆邦古瓦哈蒂的一座公墓裏,當地工人在施工時挖掘出日本人的遺骸。得知這一消息,日本政府立即派代表團到場,經確認後,將11具遺骨帶回日本。(記者 丁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