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基辛格:中國人民讓我景仰 我對中國充滿深情

時間:2012-02-27 13:58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40年前的2月21日到28日,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對中國進行了“震驚世界”的訪問。促成此次訪問的“關鍵人物”就是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亨利基辛格博士(1973年至1977年任美國國務卿)。在尼克松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發表40週年前夕,89歲高齡的基辛格博士在華盛頓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的專訪。基辛格在採訪中強調,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係之路是美中兩國的責任,“我們必須為此努力”,“只要可能,就必須堅持不斷對話”。採訪結束後,基辛格在給中國讀者的題詞中寫道:“我們兩國在過去40年間一直有著良好的關係,讓我們在本世紀今後的時間裏更加鞏固這一關係。”

  《上海公報》獨特之處在於寫出分歧和共同立場

  環球時報:您曾評述道,“歷史眼光是中國領導人常常顯現出來的一個文化特質”。作為中美關係的推動者和尼克松訪華的見證者,回顧40年前,什麼給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基辛格: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中國領導人的歷史眼光和戰略決策。其次,是中國領導人在平衡好客與外交上的非凡能力。所有相互關切的話題自然而然地得到討論,這是一場不斷進行的對話。

  環球時報:中美關係的建立始於一個冷戰策略,但其最終發展成為全球新秩序演變進程中的重心。您能否具體闡述中美關係對於新的全球秩序和21世紀國際社會有著怎樣的影響?

  基辛格:我認為這樣的説法是正確的:當美中關係開始時,雙方都有著最為關注的策略考慮。毛澤東極為關注蘇聯日益增長的威脅,我們對於冷戰局勢非常關切,也非常關切在東南亞局勢中的介入。因此,美中雙方都存在著最低限度的策略自由空間。我們進而討論對於世界的看法,雙方立場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反映在後來發表的《上海公報》中。

  在世界外交史上,《上海公報》的獨特之處在於公報明確列入雙方的分歧,一般的外交公報從未如此。與此同時,《上海公報》又具體列入雙方的共同立場。因此,考慮到整個歷史背景,雙方的共同立場變得更加富有意義。在此後的時期內,美中雙方根據《上海公報》精神協調行動,特別是在亞洲。

  那時,中國還是一個很貧窮的國家。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不斷融入外部世界,在國際社會中愈發積極地發揮作用,一直髮展到今天。目前,中國和美國共同努力解決朝鮮半島等國際熱點問題和環境等全球性問題。中國開始解決問題,並對整個世界産生影響。

  進入2012年後,更為融合的世界面臨著重建,也需要中國向前邁進。美中兩國都面臨著挑戰,即如何聯手構建新的全球秩序,這是一個重任。

  美中關係緊張會使別人乘虛而入

  環球時報:您2月13日會見了來訪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從歷史角度來看,您如何看此次訪問?

  基辛格:目前時機非常重要。今年美國處於大選年,中國也將改換領導人。目前,世界發生著諸多變化,我是説整個世界。因此,對於美中兩國領導人而言,理解其所面臨的挑戰和兩國如何進行合作非常重要。

  環球時報:習近平副主席説,中美關係40年來的發展歷程,給了我們多方面的重要啟迪,其中之一是雙方應始終堅持三個聯合公報。回首過去的40年,您認為中美兩國從雙邊關係歷史中得到的最重要啟迪是什麼?

  基辛格:我同意三個聯合公報。雙方之間確實存在一些難題,但令人驚異的是,儘管存在著難題,雙方一直致力於改善關係,推動兩國進入一個更大的空間。我認為這一模式應該成為今後兩國關係發展的準則。

  在我看來,美中兩國都是偉大國家,有著不同的歷史。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美國歷史則很短。美國人認為每一個問題都有解決辦法,中國人認為每一個解決辦法都會引發新問題。這是看問題的不同角度,並在所有全球問題上都有著相互影響。首先,我們必須要解決全球所面臨的問題,其次,我們必須尋求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很清楚的一件事是,在此之前的歷史時期,處於敵對狀態的美中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勢必關係緊張,而這一緊張關係會使別人乘虛而入,並因此得利。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有責任努力合作。美中兩國領導人都同意,美國領導人表示歡迎一個不斷強大的中國,中國領導人也重申歡迎美國作為亞太地區大家庭的一員。在這些重要問題上,美中兩國有著不斷增多的共識。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