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是國際減災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此發表致辭,呼籲各國進一步努力增強城市抗災減災能力。
潘基文説,今年以來,世界許多地方都發生了嚴重自然災害,諸如“有史以來最大、死傷人數最多、最嚴重”等字眼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隨著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今後若干年很可能還會發生這樣的自然災害。
潘基文説,隨著當今世界日益城市化,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危害將更加嚴重。許多城市都位於沿海地區,易受暴風雨、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亞洲有十多億人生活在距海100公里之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距海200公里之內。
潘基文敦促城市規劃者解決城市風險的幾個主要來源,即管理不善、規劃不妥和執行不力。他説,決策應具有包容性和參與性,必須接受和奉行可持續的城市化原則,特別是要有利於貧民窟和非正式定居點的居民。
他説:“減少災害風險是大家共同的責任,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和投入——民間社會、專業網路、以及城市和國家政府都義不容辭。值此國際減災日之際,我要讚揚那些已經行動起來,努力建立氣候、環境和社會風險抵禦能力的城市。而對所有其他城市,我要問一聲:你們的城市準備好了嗎?”
1989年12月,聯大通過決議,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定為國際減災日。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是“建設具有抗災能力的城市:讓我們做好準備”。(記者王湘江 顧震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