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京高樓動工十多年仍未完工 竟成“爬樓族”探險地

2017年09月17日 10:55: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在建大樓竟成爬樓族探險地

  混入大樓“尋刺激”十分危險 相關部門將介入調查

  在東直門橋的東北角,兩棟高樓從動工至今已經十多年仍未完工,最近一段時間卻成了不少極限運動愛好者之間口口相傳的“網紅樓”。

  住在附近的市民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近年來這兩棟在建大樓的“訪客”絡繹不絕,不少年輕人混進去進行“挑戰”。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建大樓內很多設施已破損,有較大安全隱患,儘管工地有保安人員把守,還是有不少網友放出了進入大樓照片和視頻,大樓內也有不少“到此一遊”標記。對此,相關部門表示將對這種情況進行調查。

  發現

  大樓成為爬樓探險地

  家住東直門的市民賈先生日前告訴北青報記者,位於東直門橋東北角有兩棟高樓,從2000年動工至今已有17年時間,但一直沒有完工。

  “這麼多年風吹雨淋,新樓也成了舊樓。”賈先生説,樓體外墻的玻璃有不同程度的破損,而東直門橋東北側集公交樞紐、機場線、商圈于一體,人流密集,一旦刮大風,高空墜物帶來的後果不堪想像。

  不久前,賈先生路過此處時,透過大樓的玻璃看到裏面有幾個人影,“我當時還想停工是怎麼回事呢?後來在網上看到有人説是在裏面探險。”賈先生説,自己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些年輕人攀爬大樓拍攝的照片,“幾個人就站在鐵架子上,實在是太危險了”。

  北青報記者找到了網友在4月17日發佈的攀爬這兩棟大樓的照片,照片顯示幾名青年男女一直爬到了建築的最高處,坐在未完工的懸空鋼架結構上拍了數張照片,腳下僅有並不牢靠的金屬網架。發佈者在微博中寫道:“還是要熱愛生命,以後這麼危險的事情還是不做了。”

  調查

  混入工地有詳細攻略

  北青報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這兩棟大樓已經成了不少爬樓愛好者心中的“網紅樓”,不少年輕人將該樓定為攀爬京城高樓的“必選項”。

  在一個“爬樓族”的社交群內,當北青報記者詢問挑戰“網紅樓”的事宜時,不少網友提供了幫助,甚至有網友發來了詳細的挑戰攻略。在這份標注詳細的攻略中,不僅有如何避開圍墻進入大樓的路線,還有各個“難點”位置的通過方式。

  大學生小張在剛剛過去的暑假就曾“挑戰”過這裡,小張説因為喜歡極限運動加上對大樓的好奇,便約著朋友一起攀爬了這兩棟樓。

  在小張分享在社交網站的視頻顯示,他和同學一行三人在翻過一面藍色鐵質圍擋後順利進入一樓,上樓時未見有工作人員阻攔。視頻中,可見大量由“爬樓族”證明自己來過的塗鴉,標注時間最早的一處塗鴉為2014年8月22日。

  多位爬樓愛好者在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時,都反覆提及“沒有經驗者最好不要去爬,如若執意前往必須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同時,在相關爬樓群中的群公告中,也有“請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爬樓和攝影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等警示字樣。

  探訪

  大樓設施殘破有風險

  近日,一名自稱住在附近的“爬樓群”群友李童(化名)和北青報記者相約前往“網紅樓”探險。北青報記者在李童的帶領下,躲過保安快速跨過護欄向工地內跑去,隨後順利地進入大樓。

  大樓內遍佈著施工用品,鐵質的梯子已經銹跡斑斑,不少的地方有污濁的滲水。雖然地面、墻體結構還算結實,但也僅為鋪設了預製板的狀態,不少地方留有寬度約為20釐米左右縫隙,通過縫隙,可以直接看到樓下。而樓體的玻璃窗,也有很大程度的受損,有些玻璃已經呈碎裂狀態,在強風下很容易掉落。

  到達樓頂的後,看著樓頂的風景,李童顯得十分興奮,指著一紅色的塗鴉説,“這裡早就有人爬上來過了,你看那個紅色的塗鴉,有的人爬上來就會留下記號,證明自己來過,看這個塗鴉的日期順序是日月年,應該還是個外國人。”

  李童告訴北青報記者,他一般爬樓的目的是為了拍攝一些風景照,“我不會像群裏的其他極限愛好者那樣,他們敢在樓頂的邊緣上走,做一些危險的動作尋求刺激,我不敢,我還是有點怕,覺得太危險。”

  説法

  相關部門將進行調查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處位於東二環外黃金地段的在建項目,以前的名字叫東華廣場,後改名為國盛中心,是一個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51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于2000年,此後經歷數次停工、復工和易手,未來是否要繼續“爛尾”尚不明確。對於是否發現有“爬樓族”前來探險一事,自稱已經在這裡看門12年的工作人員説,從未看見有外人進入:“4樓以上都是封死的,我們都上不去。”

  對於這兩棟在建大樓成為“爬樓族”探險地一事,北青報記者向北京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進行了反映,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反饋至相關部門,對情況進行調查,情況屬實的話將進行進一步處理。

  文/本報記者 王天琪 見習記者 熊穎琪

  實習記者 張曜麟 攝影/本報記者 王天琪

  線索提供/朱女士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