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兩個碩士竟教不了一個小學生——誰在靠你的教育焦慮“吃飯”

2017年09月12日 10:37:4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校內減負校外“燒錢”——商業中心成了“超級學校”

  “強烈要求減負!”“強烈要求取消成績排名!”吶喊方才消退,“強烈要求恢復小升初統考!”的呼聲又起。記者採訪多位家長了解到,相比各種培訓、競賽、考證給孩子帶來的壓力、給家長帶來的焦慮,不少人寧願重新承受“一考定成敗”。一位家長説:“看不到清晰的路徑規劃,搞不清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合適,無法不焦慮。”

  “不可捉摸、模棱兩可、體外迴圈。”殷飛則用這樣三個詞概括當下的基礎教育階段的無序競爭。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人們感到確定的統一考試反而顯得不那麼面目可憎了。

  現實中,焦慮消解正在被置換為各種形式的“燒錢”行為,而嗅到了這一“商機”的商業綜合體們迎來了“新生”。

  記者採訪發現,城市中的商業中心正在變身“超級學校”。以南京市地標紫峰大廈為例,每一層樓都有至少兩家培訓機構進駐。每到週末、假期,背著書包的中小學生頻繁進出,孩子們的身影從一樓的英語班出來,又進入二樓的學而思培優班,匆匆吃完午飯,再進入三樓的舞蹈班。門外等候的家長中不乏碩士、博士,他們一邊焦慮地在刷著手機,吐槽起步階段的數學、拼音、圖形這麼簡單收費卻不低,但又很慶倖自己第一時間“秒殺”到了課程。

  殷飛認為,要紓解家長的焦慮,不能僅靠勸家長保持理性,要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豐富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從根本上打破不健康的教育生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