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行業標準出臺規範市場
起源於湖南省平江縣的辣條在2000年年初曾一度“瘋狂”發展。據鄭州市平江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河南的辣條企業達到4000家,其中許多企業是家庭作坊式生産。在2007年之前,辣條行業沒有地方標準,更談不上國家標準。
李長根表示,在調味面製品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標準不統一、創新乏力、集中度不高等問題也都顯現出來。這些問題不僅阻礙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因這些問題帶來的食品添加劑使用不統一的問題也成為公眾所關注的熱點。
河南工業大學張國治教授談到,辣條行業當前最大困惑是,標準銜接不上。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為了規範市場,2007年之後,全國各省根據各自地域狀況,陸續發佈了不同的地方標準。如2007年,河南省食藥監局(原河南省品質技術監督局)會同河南省食品有關專家和標準起草單位共同制定了河南省辣條行業的地方標準,即河南省調味面製品地方標準(DB41/T 515-2007)。2007年,湖南省出臺了地方標準《湘味麵粉熟食》(DB43/352-2007);2009年,修訂出臺了《湘味熟食擠壓麵粉熟食》(DB43/160.8-2009);2012年又更名為《湘式擠壓糕點》(DBS43/002-2012)。
圍繞調味面製品行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也正在進行中。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標準的初稿已出,正在研究討論階段。2016年11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出調味面製品行業國家標準立項,並由河南省口岸食品檢驗檢測所牽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參與。該國標主要是針對調味面製品的微生物指標、污染物限量、酸價等指標進行明確規定。同時,歸口工信部的調味面製品行業標準也在同步進行中。該行標主要針對調味面製品中的油、鹽及水分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
[責任編輯:郭碧娟]